[发明专利]一种野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5428.2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5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颖;张恒津;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卓一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6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指一种野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野生菌一般生长于云南松、高山松、占风松等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带,单身至群生, 野生菌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各地所生长的植被的不同也就带来了野生菌的种类多样化,一 般来说,野生菌生长受到气温、日照、地势、周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并且不同环境下生长的 野生菌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效成分含量不同,铜、锌等微量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也不同,大型 野生食用菌生长在林区,生长的环境受污染少或有的地方生长环境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外 界污染,因此天然的大型野生食用菌是绿色食品,也是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和脂肪含量 极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较多的保健食品,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 类以及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占了 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干巴菌,每年7~9月生长在马尾松树下,这种菌没有菌盖和菌褶,簇生如牛牙状, 故俗称为牛牙齿菌。干巴菌刚出土呈黄褐色,老熟时呈黑褐色,肉质坚硬、干燥、含有钙、蛋 白质、硫胺素等营养成分,有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干巴菌香味浓郁、肉质坚韧,含有 钙、铁、蛋白质、硫胺素等营养成分,因有一般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而腌牛肉干群众称 为干巴,因而得名干巴菌;青头菌主要生长在树林中的草丛中,每年6~9月出茹,刚出土时 有点像球形,以后逐渐展开呈扁圆形,菌帽质地坚固,呈青绿色和白色混合状。菌肉色白质 嫩,香气芬芳,含蛋白质、钙、磷、铁、硫、胺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青头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钙、磷、铁、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一般人都适合食用,尤其适合有眼疾、肝火盛、忧郁症、 痴呆症患者食用,气味甘甜,微酸,无毒,主治眼目不明,能泻肝经之火,散热舒气,妇人气 郁,服之最良,对急躁、忧虑、抑郁、痴呆症等病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牛肝菌(又称“羊肝牛 肝菌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 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云南省牛肝菌类资源丰富,主要有白、黄、黑、红牛肝菌,白 牛肝菌,又称美味牛肝菌,生长于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或砍伐不 久的林缘地带,生长期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易于采收,白牛肝菌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云南省各族群众采集鲜菌烹调食用,西欧各国也有食用白牛肝菌的习 惯,除新鲜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干燥,加工成各种小包装,用来配制汤料或做成酱油浸膏, 也有制成盐腌品食用,云南省从一九七三年起出口白牛肝菌,销往西欧。黄、黑、红牛肝菌与 白牛肝菌同科,食用方法相同,味道近似,牛肝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膘 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可药用,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还可用以治妇女白 带异常,它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功效。
由于野生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现有技术针对野生菌的开发仅有简单的冷冻保 鲜或者切片干燥,这样对野生菌营养物质利用不充分,保存时间过短,对野生菌营养物质的 利用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风味酶的综合利用,将野生菌的细胞壁进行破 壁处理,将野生菌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提取出来,增加野生菌的食用价值,达到野生菌长期保 存,食用方便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
牛肝菌250-300份,青头菌120-140份,干巴菌40-60份,洋葱15-20份,大蒜20-30份,麦 芽糊精240-260份,水350-380份,葡萄糖35-40份,蛋氨酸1-3份,天门冬氨酸2-5份,L-半胱 氨酸8-12份,酵母抽提物8-12份,食盐80-95份,谷氨酸钠80-90份,植物水解蛋白5-8份,维 生素E2份,D-异抗坏血酸钠1份,木瓜蛋白酶0.2-0.4份,风味酶0.1-0.3份,纤维素酶0.3- 0.5份,半纤维素酶0.3-0.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卓一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卓一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5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补肾益精的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草凉粉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