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捻、高支化纺织品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6138.1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余燕平;刘卫国;余尔琪;刘俊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燕平;刘卫国;余尔琪;刘俊和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04;D04H1/4382;D05C17/00;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高支化 纺织品 制备 方法 溶解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捻、中空、高支化纺织品制备方法及碱溶解液中回收溶解物方法,该无捻、中空、高支化纺织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碱降解切片;b、制备共混纺丝熔体;c、纺丝以制备易碱溶降解纤维,该易碱溶降解纤维包括长丝、短纤维、纤维条;d、无捻纺织品、中空纺织品、纱高支化纺织品或绣花制品;该无捻、中空、高支化纺织品制备方法能有效制备柔软质轻的纺织品。该碱溶解液中回收溶解物方法为:易碱溶降解纤维降解后获得碱溶解液经酸析后获得对苯二甲酸,过滤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并引入至工厂生化处理系统中;该碱溶解液中回收溶解物方法能对易碱溶降解纤维溶解后的碱溶解液进行回收,环保效果好且能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捻、中空、高支化纺织品制备方法及碱溶解液溶解物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加工的过程中,可降解纤维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种,具体为:1、将可降解(可溶)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成纱后织布,再降解可降解纤维即可得到高支纱线;2、将不能纺纱织布的纤维与该类可降解纤维混纺或者并线呈纱后织布,进而使得不能纺纱织布的纤维也能够织布;3、作为绣花的基布,在可降解纤维的布上秀花,最后将可降解纤维降解即可得到完整的花型;4、用于无捻毛巾纱,例如将棉纱与水溶性PVA并及方向捻线,而后再织成毛巾,最后将水溶性PVA降解以制成无捻毛巾,及包芯可溶纤维,织布后,将可溶纤维溶解,获得中空纺织品。其中,目前常用的可降解纤维是PVA纤维,但PVA纤维价格贵,降解难度较大且对环境有污染,降解后,多有甲醛残留。
有技术正试图采用聚酯PET来替代水溶性PVA,以实现新的可降解的无甲醛残留碱降解纤维。例如专利号为“200810014317.5”、名称为“一种易溶性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易溶性的短纤维工艺,且主要是在切片原料聚合时候,加入聚合物总重量1-15%的间苯二甲酸、聚合物总重量1-15%的聚乙二醇6000作改性剂;其中,上述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仅针对短纤维进行论述。
又如专利号为“03112012.1”、名称为“一种热碱可溶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在聚酯制备过程中添加5-10摩尔%的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聚乙二醇酯(SIPE)、4-8摩尔%的间苯二甲酸(IPA),并加入聚合物重量的6-12%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8000的聚乙二醇(PEG)制备易碱解聚酯,上述聚酯干燥后熔融纺丝,拉伸或热变形制得预取向丝(POY)、牵伸丝(DT)、低弹丝(DTY)等各种热碱可溶性聚酯纤维;其中,该发明是采用已经淘汰的二步法生产长丝,但目前这种工艺设备基本已经淘汰,且该发明并未采用现在先进且普遍应用的FDY的生产工艺以及FDY长丝纤维。
需进一步指出,上述两项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针对的都是聚合物的改性基础上纺丝的常规短纤维和非一步法FDY的长丝。而实际上,使用可溶解的纤维,更加经济的是先进生产的一步法FDY(二步法长丝生产已经淘汰),及其短纤维条用于特殊的短、长纤维纺纱,本发明之一就是利用碱溶切片一步法生产FDY长丝及碱溶短纤维、纤维条,及由此纤维生产的无捻产品、中空产品、高支纱产品。
同时,上述碱溶纤维专利,没有涉及溶解后的COD环保及回收问题。而实际上,强碱溶解纤维后,存在高含量不可生化物质,cod高,对环境污染大,不具备生产性。溶解后的物质,随废水排放,造成巨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捻、中空、高支化纺织品制备方法,该无捻、中空、高支化纺织品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地制备柔软且质轻的纺织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碱溶解液中回收溶解物方法,该碱溶解液中回收溶解物方法能够对易碱溶降解纤维溶解后的碱溶解液进行回收利用,环保效果好且能够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无捻、中空、高支化纺织品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工艺步骤,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燕平;刘卫国;余尔琪;刘俊和,未经余燕平;刘卫国;余尔琪;刘俊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6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袜品的编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羊绒/牦牛绒包芯纱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