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植物乳杆菌及其在生产发酵鹅肉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63184.6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陈思柳;葛庆丰;吴满刚;汪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13/50;A23L13/70;A23L5/20;A23L33/135;A23L3/3571;C12R1/2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杆菌 及其 生产 发酵 鹅肉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GMCC11480),以及该菌株在生产发酵鹅肉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鹅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据分析,其蛋白质含量为17.9%,鸭肉 为16.5%,猪肉为16.9%,羊肉仅为11.1%;赖氨酸含量比鸡肉的高30%;鹅肉 脂肪含量较低,仅11%左右,且多为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目前,我国对 鹅的年需求量在8~9亿只,在肉类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经从10年前的1% 上升到4%。在国际市场上,鹅肉的需求量也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如在欧洲鹅肉 价格要比鸡肉高2~3倍。可见,鹅肉及其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在国内外市场的潜 力很大。但是鹅肉表面多覆盖有结缔组织,胸肉肌纤维较粗,肌纤维之间也有 结缔组织肉质粗,造成其硬度较大,嫩度差,使其利用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鹅肉因肌纤维较粗,硬度较大,嫩度差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 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GMCC11480),以及利用该菌株发酵鹅 肉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生产的发酵鹅肉口感、风味等品质优于传统鹅肉,并且 提高了安全性及延长了保质期,同时可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本发明所公开的菌株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其保藏号为 CGMCC11480。
本发明还公开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GMCC11480)在生产 发酵鹅肉中的应用。
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GMCC11480)生产发酵鹅肉的具体 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
⑴原料肉:取净鹅胴体,用净水清洗,修去表面及内部脂肪,淋巴、血管、 淤血及污物,再用清水漂洗至无血水析出为止,沥干后,5-8℃快速冷却14-18h;
⑵腌制:按原料重量的1-3%加盐腌制,温度2.0-5.0℃,湿度75%-95%,腌制 10-15h;
⑶菌种活化和富集: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GMCC11480) 活化后培养制得发酵菌液;
⑷发酵:接种前将菌液密度调至约107-108cfu/mL,用内部注射和表面涂抹 方式将菌液分别接种于腌制好的鹅肉,接种量为每千克原料接种1.0-1.5%体积 的菌液,接种完毕的鹅肉用线绳穿好,晾挂于发酵室内,在20-25℃发酵5天;
⑸烘箱烤制:将发酵后的鹅肉在60~80℃条件下烤制5~7小时,烤制过程 中将鹅肉翻动2~3次,之后冷却制得发酵鹅肉。
⑹修整包装:将得到的腌制鹅肉无菌真空包装,即得成品的发酵鹅肉。
上述步骤⑴中以全鹅为原料。
上述步骤⑵中按原料重量的2%加盐腌制。
上述步骤⑶具体是: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GMCC11480) 在MRS液体培养基中于37℃下活化两次后,再在37℃下培养48h,得到发酵菌液。
发酵鹅肉是一种新型的鹅肉制品,它是利用优良微生物发酵剂对原料肉接 种再进行发酵的肉制品。与传统的干腌鹅肉相比,发酵鹅肉不仅口感细腻、易 于消化、并且完全没有鹅肉本身的腥味,而且还具有营养价值高、安全性好等 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3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中锁机械弹子锁芯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滑能力的汽车车门锁销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