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供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9248.5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4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松森正史;中村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H05K13/08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聪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部件 供给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后续的部件供给带与部件取出位置正确地位置对准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供给方法。在送带器(1)以及基于送带器(1)的部件供给方法中,在将部件供给带输送至部件取出位置(14)并将收纳于收纳部的电子部件提供给部件安装装置时,通过打滑检测单元来检测输送链轮机构(7)所进行的部件供给带(20)的输送时产生的打滑,该输送链轮机构(7)将沿着输送路(2)被输送的部件供给带向排出口(2b)进行输送并将收纳部定位于比排出口(2b)更靠上游侧的部件取出位置(14),基于检测出的打滑对输送链轮机构(7)所进行的部件供给带(20)的输送进行校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在收纳部收纳了电子部件的部件供给带进行输送来将电子部件提供给部件安装装置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基板安装电子部件的部件安装装置中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大多使用以将电子部件收纳于口袋状的收纳部的部件供给带的方式来进行供给的送带器(tapefeeder)。部件供给带在以给定长度卷绕收纳于卷轴的状态下被设置,通过部件安装装置的安装头从通过送带器而被输送到部件取出位置的部件供给带取出电子部件。然后,若收纳于1个卷轴的部件供给带被全部被抽出而部件用尽,则进行设置新的卷轴来追加供给下一个部件供给带的卷轴更换。
作为该卷轴更换的方式,已知当在先的部件供给带(在先带)的部件用尽时,能够追加地插入后续的下一个部件供给带(下一带)的所谓自动加载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方式中,除了沿着输送路对部件供给带进行间距进给而输送到部件取出位置的带进给机构之外,还另外设置有将新插入的下一带输送至带进给机构的插入带进给部,通过使被插入的后续带的开头部的进给孔与在先带进给机构的链轮卡合,从而将后续带输送至部件取出位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4-112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在先技术中,存在以下所述的难点。即,在现有技术中,后续带仅通过从上游侧起被插入带部压送而沿着输送路进行移动,不能进行正确的位置保持,因此部件供给带的厚度方向的位置或姿势必定不稳定。因此有时后续带的开头部的进给孔与带驱动机构的链轮的进给销不能流畅地卡合而发生进给销和部件供给带进行空滑的所谓“打滑”。
若发生这种“打滑”,则本来应通过带进给机构而被带进给的带进给量、和进给销与进给孔卡合而实际被进给驱动的带进给量不一致。其结果,在后续带被输送至部件取出位置的状态下,无法使后续带与安装头的吸附嘴正确地位置对准,无法正确地进行使应作为部件取出对象的后续带的开头部件正确地位于部件取出位置的所谓开头定位动作。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当在先的部件供给带的部件用尽时,能够追加地插入后续的部件供给带的所谓自动加载方式中,存在难以使后续的部件供给带与部件取出位置正确地位置对准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后续的部件供给带与部件取出位置正确地位置对准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供给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9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真空电机振动给料器
- 下一篇:立式磨辊磨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