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噪声电站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9277.3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牛海峰;宋甲宁;李俊海;戴建军;朱高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电科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B77/13;F16M1/00;G10K11/16;G10K11/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电站 | ||
1.低噪声电站舱,包括前舱(1)和后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1)包括小功率发电机组(101)、小型排烟消声器(102)和进排风消声百叶,所述小型排烟消声器(102)与小功率发电机组(101)联接,所述进排风消声百叶包括进风消声百叶(103)和排风消声百叶(104),所述进风消声百叶(103)安装于前舱(1)的前舱门(11)上,所述排风消声百叶(104)与小功率发电机组(101)的散热片联接,且设置于前舱(1)的排风口处,所述后舱(2)包括大功率发电机组(201)、排风室和进风迷宫室,所述排风室包括大型排烟消声器(202)、排风百叶窗(203)和排风室壁板,所述大型排烟消声器(202)与大功率发电机组(201)联接,所述排风百叶窗(203)设置于后舱(2)的排风口处,所述排风室壁板设置于后舱(2)的大功率发电机组(201)和排风百叶窗(203)之间,所述进风迷宫室包括进风百叶窗(204)和进风迷宫式隔板,所述进风百叶窗(204)设置在后舱(2)的进风口处,所述进风迷宫式隔板设置在进风百叶窗(204)和大功率发电机组(201)之间,所述前舱(1)和后舱(2)的舱体壁板(3)以及排风室壁板和进风迷宫式隔板上均设置有吸音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声电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室壁板包括排风室壁板Ⅰ(2001)、排风室壁板Ⅱ(2002)、排风室壁板Ⅲ(2003)、排风室壁板Ⅳ(2004)和排风室隔板(2005),所述排风室壁板Ⅰ(2001)、排风室壁板Ⅱ(2002)、排风室壁板Ⅲ(2003)、排风室壁板Ⅳ(2004)和舱体壁板(3)依次连接组成独立空间设置在后舱(2)的大功率发电机组(201)散热器和排风百叶窗(203)之间,且散热器的散热片与壁板散热口柔性连接,所述排风室隔板(2005)设置在后舱(2)的排风室的壁板散热口和大型排烟消声器(202)之间,且与排风室壁板Ⅱ(2002)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声电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室壁板Ⅰ(2001)、排风室壁板Ⅱ(2002)、排风室壁板Ⅲ(2003)、排风室壁板Ⅳ(2004)和排风室隔板(2005)在面对后舱(2)发电机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吸音层(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声电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迷宫式隔板包括迷宫式隔板Ⅰ(2006)、迷宫式隔板Ⅱ(2007)和迷宫式隔板Ⅲ(2008),所述迷宫式隔板Ⅲ(2008)有两块,平行放置于靠近进风百叶窗(204)一侧且与其垂直,所述迷宫式隔板Ⅰ(2006)设置为与迷宫式隔板Ⅲ(2008)垂直且靠近大功率发电机组(201)一侧正后方,所述迷宫式隔板Ⅱ(2007)与迷宫式隔板Ⅰ(2006)平行放置且位于迷宫式隔板Ⅰ(2006)和迷宫式隔板Ⅲ(2008)中间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噪声电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隔板Ⅰ(2006)、迷宫式隔板Ⅱ(2007)和迷宫式隔板Ⅲ(2008)在面对后舱(2)发电机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吸音层(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噪声电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4)包括吸音材料(41)和多孔板(42),所述吸音材料(41)位于舱体壁板(3)和多孔板(42)之间,所述吸音材料(41)选用离心玻璃棉,所述多孔板(42)的材料选用铝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声电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消声百叶(104)设置在前舱(1)排风口处的门内,所述排风百叶窗(203)设置在后舱(2)排风口处的门内,所述进风百叶窗(204)设置于后舱(2)进风口处的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噪声电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1)和后舱(2)的排风口处位于舱体的同侧,且对应的舱体外侧为独立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低噪声电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1)和后舱(2)的排风口处与舱内为隔离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5及7-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噪声电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舱(2)上还设置有强制出风口(21)、后舱门(22)和舱顶维修门(23),所述强制出风口(21)和后舱门(22)位于大功率发电机组(201)的右侧,所述舱顶维修门(23)位于大功率发电机组(201)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电科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中电科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92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进气道防冰系统及航空发动机
- 下一篇:冷却式两级涡轮增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