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无线功率发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24473.5 | 申请日: | 201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7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弗朗切斯科·卡罗勃兰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20;H04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 | 代理人: | 宋献涛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无线 功率 发射 | ||
分案申请的相关信息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0/048536,申请日为2010年9月10日,优先权日为2009年9月10日,发明名称为“可变无线功率发射”的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申请号为201080040146.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依据35U.S.C.§119主张优先权
本申请案依据35U.S.C.§119(e)主张以下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
2009年9月10日申请的标题为“具有双充电模式的对接盘(DOCKING TRAY WITH DUAL CHARGING MODE)”的第61/241,34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所述申请案的揭示内容的全文据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无线功率,且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经配置以在各种充电模式中操作的无线功率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每一电池供电装置需要其自身的充电器和电源(其通常为AC电源插座)。当许多装置需要充电时,此变得难以使用。
正开发在发射器与待充电的装置之间使用空中功率发射的方法。这些方法通常落入两个类别中。一个类别是基于发射天线与待充电的装置上的接收天线之间的平面波辐射(还称作远场辐射)的耦合,所述待充电的装置收集所辐射功率且对其整流以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天线通常具有谐振长度以便改进耦合效率。此方法遭受以下事实:功率耦合随着天线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快速衰退。因此,越过合理距离(例如,>1米到2米)来充电变得困难。另外,由于系统辐射平面波,所以如果未经由滤波来进行适当控制,则无意的辐射可干扰其它系统。
其它方法是基于嵌入于(例如)“充电”垫或表面中的发射天线与嵌入于待充电的主机装置中的接收天线加上整流电路之间的电感性耦合。此方法具有以下缺点: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间隔必须非常接近(例如,几毫米)。尽管此方法确实具有对相同区域中的多个装置同时进行充电的能力,但此区域通常较小,因此用户必须将所述装置定位到特定区域。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归因于宽松耦合,无线充电器可能不能够向便携式计算装置(例如,上网本)的电池提供足够电流以在合理时间内对电池进行充电。此外,提供足够充电可能需要在宽松耦合系统中提供极高场,此情形可能不满足特定吸收率(SAR)要求。
需要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经配置以针对宽松耦合系统在第一模式中以无线方式提供功率且针对紧密耦合系统在第二不同模式中以无线方式提供功率。
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
图1展示无线功率传递系统的简化方框图。
图2展示无线功率传递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图3说明用于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环形天线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发射器的简化方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的简化方框图。
图6展示发射电路的用于执行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消息接发的一部分的简化示意图。
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无线功率发射系统中的发射器与接收器的接近耦合。
图8说明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无线功率发射系统中的发射器与接收器的邻近耦合。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方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具有至少一个发射天线的无线充电装置的说明。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定位于无线充电装置上的可充电装置的说明。
图1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定位于无线充电装置上的多个可充电装置。
图1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定位于另一可充电装置上的多个可充电装置,所述另一可充电装置定位于无线充电装置上。
图14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4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