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3276.1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2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芬;朱艳霞;潘春柳;董青松;柯芳;韦坤华;缪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桄榔 种子 萌发 方法 | ||
1.一种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桄榔种子与湿珍珠岩按体积比为1:3混合均匀,密封后,在10-15℃下层积90天,得到层积后的桄榔种子;
步骤二、将所述层积后的桄榔种子装入牛皮纸袋中后,置于装有干燥硅胶的干燥器中,室温干燥3h,得到干燥的桄榔种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珍珠岩由1重量份的珍珠岩和1.4-2重量份的无菌水混合后制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中所述层积后的桄榔种子与所述干燥硅胶的体积比为1: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将所述桄榔种子与所述湿珍珠岩混合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桄榔种子进行杀菌的步骤,其具体步骤为:
将所述桄榔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min后,取出,用无菌水冲洗2-3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步骤一中对所述桄榔种子进行杀菌之后,将所述桄榔种子与所述湿珍珠岩混合之前,向所述湿珍珠岩中加入体积为所述湿珍珠岩体积20-30%的气相白炭黑,其中,一半的所述气相白炭黑吸收有自重10-2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另一半的所述气相白炭黑吸收有自重3-5倍的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1500倍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三、对干燥的桄榔种子进行杀菌,其具体步骤为:
先将干燥的桄榔种子放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0.5min,取出,再放入质量分数为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浸泡5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3次,得到杀菌后的干燥的桄榔种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得到的杀菌后的干燥的桄榔种子进行萌发培养,其具体步骤为:
在直径为13cm的培养皿中均匀地铺设厚度为1-2cm的珍珠岩后,向培养皿中加入100-110mL无菌水,再将50粒所述杀菌后的干燥的桄榔种子置于培养皿中,与珍珠岩混合均匀,之后用封口膜将培养皿密封,在30℃下,每天先在光照条件下培养12h,再在黑暗条件下培养12h,连续培养90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还包括:
在培养皿中铺设珍珠岩之前,向培养皿的底部均匀铺设厚度为0.8-1cm的麦饭石球,并向培养皿中倒入10-15g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倍液,之后在所述麦饭石球上铺设一层与培养皿直径相同的滤纸,珍珠岩铺设在所述滤纸上;
将杀菌后的干燥的桄榔种子置于培养皿中之后,与珍珠岩混合均匀之前,向珍珠岩中加入10-20g的吸收有自重200-300倍杀菌剂的保水剂,之后与珍珠岩和杀菌后的干燥的桄榔种子混合均匀,最后向珍珠岩的表面均匀喷洒5-10g的甘油,其中,所述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溶菌酶0.2-0.3份、溶壁酶0.3-0.5份、壳聚糖0.1-0.2份、木醋液1-3份和水20-30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的底部涂覆有光触媒,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还包括:
用封口膜将所述培养皿密封后,每天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时,用紫外光照射所述培养皿的底部3-5min,连续照射9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32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葛根素磷酯化的微生物转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重盐碱地绿化排盐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