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金矿物氰化液净化再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1398.7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秋华;方荣茂;丘兴全;范景彪;廖小山;彭钦华;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08 | 分类号: | C22B11/08;C22B19/30;C22B15/00;C22B3/46;C22B3/44;C22B3/24;C22B3/4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辉泉 |
地址: | 364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矿 氰化 净化 再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金冶炼行业氰化液的综合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含金矿物氰化液 的净化再生方法。针对于氰化富液或氰化贫液,分离回收其中的氰根及有价金属金、银、铜、 锌等,达到净化再生氰化液的目的。。
背景技术
氰化浸出仍是国内外最主要的提取金、银的方法,世界黄金产量的80%是通过氰化 提金技术获得。目前,氰化提金工艺主要有“氰化浸出→锌粉置换”和“氰化浸出→吸附”两 种,由于含金矿物中不同程度存在一定量铜、锌等伴生,如氰化物易溶铜矿物(例如辉铜矿、 铜蓝、斑铜矿、赤铜矿、孔雀石和蓝铜矿),氰化液的循环利用使铜、锌等金属络离子逐渐累 积,进而影响金银的氰化浸出与回收。
“氰化浸出→锌粉置换”工艺是向氰化富液中加入锌粉而置换出金、银,从而产生 大量锌氰络合物,且该工艺无法从氰化液中去除铜氰络合物,使氰化液在循环过程中导致 锌、铜累积,当锌、铜达到一定浓度时,将严重抑制氰化浸出及置换工艺。若开路处理氰化贫 液,如氧化除氰、酸化吹脱等,存在处理成本高、操作复杂、出水难达标和沉渣难处置等问 题,尤其是同时含铜、锌的氰化贫液。“氰化浸出→吸附”工艺易受到杂质成分的影响,当氰 化富液中铜浓度较高时,受吸附剂饱和容量和无法选择性吸附金的限制而使该工艺适应性 较差,吸附剂如活性炭、树脂等会同时吸附金、银、铜等物质,造成吸附剂易饱和、含金品位 低、后续金冶炼困难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目前行业内主要是通过分离回收氰根与有价金属,以达到 净化再生氰化液的目的,如锌、镁粉置换-中和法、酸化沉淀-中和法。中国专利 CN104046778A公开的“一种能使氰化钠、氰化钾再生的金、银、铜还原剂”,该工艺使用硫酸 调节氰化贵液的pH5.0~6.5,然后用-200目的镁粉置换金、银、铜,贫液用石灰调节pH10~11 除杂净化后循环使用。该工艺操作过程中使用硫酸,硫酸在运输、管理、使用上都存在安全 隐患,且对设备的腐蚀强,部分地区硫酸无法供应或供应不足,工艺还存在沉渣沉降性能不 佳、镁粉价格昂贵等缺点。中国专利CN101386454B公开的“含锌氰化贫液三步沉淀处理工 艺”,该工艺使用硫酸调节氰化贵液的pH1.50~3.00后固液分离除铜、铁锌等,然后用石灰调 pH5.50~6.50后再固液分离进一步除锌,最后用石灰调pH10.00~13.00后固液分离,清液返 回浸出。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有:pH条件苛刻,不易控制;全工艺过程涉及三道固液分离工序, 操作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使用浓硫酸,存在风险;因氰化亚铜、氰化锌等沉淀生成而损失 氰根,氰根总体回收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高效回收氰化物及有价金属、操作简单、经济安全、 适应性强的含金矿物氰化液净化再生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一种含金矿物氰化液净化再生方法采用“硫化/铝盐净化 +中和再生”组合工艺,实现有价金属的回收以及氰化钠/钾和水资源再生利用,具体操作步 骤和工艺条件如下:
第一步:硫化/铝盐净化过程——先往氰化液中加入可溶性硫化物,充分混合均匀后, 泵至密闭反应器;再往反应器加入可溶性铝盐,控制可溶性铝盐的加入量维持反应pH3.0~ 6.5,氰化富液或氰化贫液中Zn、Cu和Fe金属离子形成ZnS、Cu2S和FeS难溶物质,加入的铝离 子水解生成Al(OH)3沉淀具有混凝作用,可提高难溶物质的沉淀效果;
第二步:固液分离——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的PAM,然后进行固液分离,沉淀物综合回 收利用,清液则用于后续进一步处理;
第三步:中和再生过程——往装有上述清液中加入碱液进行中和再生反应,控制pH 8.5~11.5,碱液通过管道混合方式加入,在中和再生槽静置澄清,定期排出底渣并与氰化尾 渣一起处置,清液则用于后续进一步处理;
所述操作步骤还包括第四步:清液循环利用——氰化富液经过上述工序处理后,再加 入金吸附剂进行吸附,吸附后贫液返回氰化浸出系统;或者采用锌粉置换工艺替代金吸附 剂吸附工艺,锌粉置换后的氰化贫液经过上述工序处理后,返回于氰化浸出系统。
所述第二步固液分离及第三步中和再生过程,当出现有毒气体产生/溢出时,利用 负压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的尾气送至吸收塔内采用碱液吸收,通过补加碱液使碱液浓度保 持在3.0%-15%,并定期将吸收液开路经调配后用于氰化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13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品位铜、铅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用预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