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金矿堆浸的制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0717.2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煦;王帅;李超;张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242 | 分类号: | C22B1/242;C22B11/00;C22B3/08;C22B15/00;C22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金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与矿业工程领域,提供一种适宜于金矿粉矿的制粒技术,得到符 合一定强度并能提高矿堆的渗透性、有利于金浸出的团块,使大量低品位金矿和废石的堆 浸提金得以实现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含有泥质成分或粉化率高的矿石直接进行堆浸时,金的浸出速度慢,浸出率低。制 粒技术是解决矿石含泥高、粉化率高堆浸效果差的有效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黄 金矿山便大量采用制粒预处理技术,甚至也将其用到那些含泥并不十分高矿石,其主要目 的是通过制粒缩短浸出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这项技术,并取 得了可喜的效果。目前,制粒工艺已被应用在红土型、蚀变岩型、泥化角砾岩型、铁帽型矿石 及尾矿堆浸之中。
蛇屋山金矿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红土型金矿。该矿1994年开始采用制粒堆浸工艺, 目前,年处理矿石量百万吨以上,年产黄金1t以上,金的浸出率为81.2%,回收率达到76%。 与蛇屋山金矿相同的还有贵州晴隆县老万场红土型金矿、云南勐海红土型金矿等都采用了 制粒堆浸工艺。湖南龙王山金矿蚀变岩型金矿石采用制粒堆浸工艺处理,金的浸出率为 86.21%,回收率为78.92%。这与常规堆浸相比,金的浸出率提高了20%~30%;浸出周期缩短 了1/2~2/3;氰化钠单耗降低了60%。广西龙塘金矿矿石为高黏土质蚀变岩型金矿石。该矿 采用氰化溶液制粒,水泥用量15kg/t,固化时间24h,入堆金品位0.9~1.9g/t,尾矿品位 0.16~0.25g/t,金的浸出率大于85%,浸出时间40~45d,年处理矿石量数十万吨。较早采用 制粒堆浸处理蚀变岩型金矿石的还有新疆的赛都金矿、康古尔金矿等。从20世纪90年代起, 处于黔桂滇金三角的许多卡林型金矿氧化矿石在堆浸过程都因为泥化严重而采用了制粒 堆浸技术,这一带是制粒堆浸技术应用最为普遍的地区。铁帽型金矿石往往因为氧化程度 高,含泥量大而难以堆浸。江西某铁帽型金矿石,采用颚式破碎机破碎到-60mm,然后采用回 转窑进行干燥,再用圆盘制粒机制粒,皮带输送机筑堆,制粒后金的浸出率与不制粒相比从 65.4%提高到77%,生产周期由原来的50d缩短到45d,氰化钠耗量由0.84kg/t降低到0.74kg/ t。南京汤山金矿采用制粒堆浸工艺处理泥化角砾岩型金矿石,石灰用量12kg/t,水泥用量5 ~8kg/t,金的浸出率从原来的12%提高到91%,浸出时间缩短了近30d。
上述及其他目前存在的数制粒方法所使用的粘结剂为水泥和石灰,该方法适合碱 性浸出体系,而当在酸性浸出体系条件下,往往矿粒的强度不高,这样只浸出未完成时,有 一部分矿粒就破碎,导致矿堆的渗透性下降,浸出率也就随之下降,浸出时间会延长,并且 目前还不存在能使以金精矿为原料的制粒技术。
在我国日前大型金矿不多,资源相对不富的情况下,研发新的制粒技术将为我国 金矿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综合回收开辟一条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针对粉化严重的金矿原矿及金精矿制粒堆浸的有效制粒方法,该方 法是通过向粒度小、不适宜直接堆浸的碎矿和粉矿或金精矿中添加一定量的粘结剂,利用 圆盘制粒机制粒,制粒过程中控制制粒机转速、水分添加量、制粒时间,最终制成粒度较大, 抗压强度、落下强度、浸出强度等各项性能指标良好的团块。制粒后的矿球粒度大小均匀, 强度较好,使矿堆的渗透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浸出剂溶液可以分布更均匀,和矿接触更加 充分,从而缩短浸出时间,提高金的浸出率。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金矿堆浸的制粒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1:分别选取粉矿和粒径为100-300目的粒矿或金精矿,将选取粒矿和粉矿按照质 量比为1:1分别称取;
步骤2:先将制粒用的粒矿先加入到圆盘制粒机中,转盘的倾角为46-52°转盘以一定的 转速旋转,加水润湿,初次润湿时加水量为20ml/kg;待制粒机中粒矿表面完全润湿后,再向 圆盘中匀速加入粉矿和粘结剂,同时均匀向矿粒表面喷洒雾状水,使粉矿粘结到粒矿上,最 终得到粒径为10-15cm的矿粒。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粘结剂加入量为粉矿和粒矿质量总和的0.5~1.5%。
进一步,所述粘结剂为水泥和聚丙烯酰胺,二者之间的质量比为2:1。
进一步,所述向矿粒表面喷洒雾状水的过程中水量为140ml~160ml/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0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