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子转子自动合装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16530.5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9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汤浩;罗宏毅;林正东;徐丹;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16 | 分类号: | H02K1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转子 自动 装机 | ||
本发明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子转子自动合装机,包括:合装平台以及位于其上的定子轴线调节模块、转子支承模块和行走合装模块;所述转子支承模块支撑待装转子;所述定子轴线调节模块支撑待装定子并调整定子轴线的角度,使之与所述待装转子的轴线重合;所述行走合装模块驱动所述待装定子和待装转子相对移动,所述待装转子嵌入所述待装定子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子转子自动合装机,通过自动合装操作替代人工合装操作,提升合装效率和质量,降低偶然性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子转子自动合装机。
背景技术
大型电机作为国民生产中重要的动力装置,应用范围广泛,为提升生产效率贡献巨大。
现有的大型电机制造过程中,定子转子的装配通常采用人工进行装配。同时对装配做成中的精度和损伤具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功率较大、定转子电气气隙较小的电机。
但是,人工装配难度较大,装配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人工装配定转子装配质量随意性很大,导致装配质量可靠性偏低;同时也很难避免磕碰损伤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转子自动合装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电机的定转子装配采用人工装配导致随意性大,操作难度大、效率低,且质量难以保证、磕碰损伤频率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子转子自动合装机,包括:合装平台以及位于其上的定子轴线调节模块、转子支承模块和行走合装模块;
所述转子支承模块支撑待装转子;
所述定子轴线调节模块支撑待装定子并调整定子轴线的角度,使之与所述待装转子的轴线重合;
所述行走合装模块驱动所述待装定子和待装转子相对移动,所述待装转子嵌入所述待装定子内。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轴线调节模块包括:水平度调节模块;
所述待装定子搁置在所述水平度调节模块上,调整所述待装定子的轴线平面的高度和竖直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顶板及伺服液压缸;
所述伺服液压缸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合装平台上,所述伺服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第一顶板固定相连;
其中,所述伺服液压缸通过直线伸缩动作调整所述第一顶板的水平度及位于所述第一顶板上的待装定子轴线的高度和竖直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轴线调节模块还包括:回转调节模块;
所述回转调节模块固定在所述合装平台上,支撑所述水平度调节模块,调整所述待装定子的轴线的水平角度;
或者,所述回转调节模块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板上,支撑所述待装定子,调整所述待装定子的轴线的水平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调节模块包括:第二顶板以及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第二顶板的底部相连,驱动其旋转;
其中,在所述回转调节模块固定在所述合装平台上的情况下,所述旋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合装平台上,所述伺服液压缸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第二顶板上;
在所述回转调节模块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板上的情况下,所述旋转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板上,所述待装定子搁置在所述第二顶板上进行合装。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轴线调节模块还包括:横向调节模块;
所述横向调节模块固定在所述合装平台上,支撑所述回转调节模块或者所述水平度调节模块,调整所述待装定子的横向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6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