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钢管组合钻孔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3601.6 | 申请日: | 2015-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4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冀延军;张厚祥;杨硕;刘振华;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维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Q3/06;B23Q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钢管 组合 钻孔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制型材制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钢管组合钻孔机系统。
背景技术
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五金加工机械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上下夹紧模块是用来夹紧钢管的机械装置。利用均布在钻孔机上的多个钢管夹紧模块;上模块由气缸向下运动,把钢管夹紧和定位的档板附件。
随着我国许多重要行业,如风电、制冷、石化、锅炉、车辆制造行业、桥梁、工程机械、钢结构等行业的发展。对大型的管形、材料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类管材不仅需要加工的精度和速度,而且往往有许多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的孔,以往都是先由龙门孔床进行平面加工,再人工划线后,在摇臂钻床上面进行加工,不但精度差而且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极大。采用全自动龙门钻床仅能对孔进行加工,不能进行连续加工,其加工效率都不够理想,同时现有的金属钻孔机床一般一次只能在工件上钻孔一次钻一个孔,如果需要钻孔多个孔则需要进行多次的夹装、多次的移动加工,这样就增加了加工工作量,延长了加工时间,加大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加工效率,也有一些生产机构对钻孔机床进行改进后能同时对工件进行多个钻孔,但是大都为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单件制作成本较高,制作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钢管组合钻孔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钢管组合钻孔机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钢管上线区、钢管钻孔区及钢管下线区;所述钢管上线区、钢管钻孔区及钢管下线区依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钢管上线区、钢管钻孔区及钢管下线区的自动化运行,所述控制系统由PLC控制器及控制面板组成。
所述钢管上线区包括上线链条传动电机、进料滚动平台、钢管上线驱动电机,钢管上线存放平台、钢管上线起动器,所述钢管上线存放平台与进料滚动平台连接,在钢管上线存放平台上设有钢管上线起动器,上线链条传动电机安装在进料滚动平台上,并带动立式轴承滚轮运转,钢管上线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链条与齿轮轴连接,并带动钢管上线滚轮运转,钢管上线滚轮带动钢管上线传动杆运转。
所述钢管下线区包括下线链条传动电机、下线滚动平台、推动下线气缸、钢管下线存放平台,所述下线滚动平台与钢管下线存放平台连接,在下线滚动平台设有四个推动下线气缸,在下线滚动平台一端设有下线链条传动电机、钢管运动第一限位器及下线钢管喷码机,在下线滚动平台另一端设有钢管下线起动器及钢管运动第二限位器,下线链条传动电机带动立式轴承滚轮I运转。
所述钢管钻孔区包括钻孔区滚动平台,钻孔区滚动平台安装在机器腿上,钻孔区滚动平台上安装滚动平台滚轮及升降气缸,钻孔区滚动平台分别设有前横向左右钻机、前横向进给电机、后横向左右钻机、后横向进给电机,钻孔区滚动平台还设有若干移动式机架,若干移动式机架上分别安装前垂直一机双钻、垂直工位钻机、后垂直一机双钻,所述前垂直一机双钻、垂直工位钻机、后垂直一机双钻,垂直工位钻机及垂直钻进给电机,垂直工位钻机与垂直钻进给电机连接,钻孔区滚动平台上还设有钢管夹紧装置,前垂直一机双钻及后垂直一机双钻沿垂直钻滑轨上下运动,钻孔区滚动平台还设有前机架润滑油泵及后机架润滑油泵,钻孔区滚动平台一侧设有水箱及钢管定位档板。
所述钢管夹紧装置包括钢管下固定夹模块、钢管上活动夹模块,钢管夹紧装置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钢管钻孔区上,气缸与钢管上活动夹模块连接,并带动钢管上活动夹模块沿导向轴运动,钢管下固定夹模块与钢管上活动夹模块通过定位销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维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维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3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