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溶袋泡黄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2460.6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5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姚多妹;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启扬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151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溶 袋泡黄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溶袋泡黄茶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杀青是制茶工艺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现有的杀青工艺多以杀青锅为工具,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翻炒。需要时间较长,不利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具有高效杀青工艺的速溶袋泡黄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速溶袋泡黄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萎凋:选用新鲜的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均匀摊放8到24小时,至茶叶失重20%到30%;
(2)杀青:将茶叶放入高压锅中,缓慢加热,至锅内温度为220℃到240℃,锅内压力在2.1MPa到2.4MPa之间,维持120秒至180秒;
(3)泄压:停止加热后,迅速将高压锅的盖子打开,将压力释放为大气压;
(4)闷黄:将高压锅的盖子盖回,静止2到4小时,或至其恢复到室温;
(5)研磨:将茶叶从高压锅中取出研磨至粉末状;
(6)干燥:收集研磨后的茶叶粉末,并放入真空冷冻干燥器内,控制温度在零下24℃至零下36℃之间,真空度为110×10-3mBar,干燥至粉末中的水分含量≤6.0%;
(7)分检、包装:干燥后的茶叶粉末进行分装入袋。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7)步骤中,将茶叶粉末称量12克至15克装入无纺布袋中制成速溶茶包。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杂质是毛发、石子、金属物、有病虫的茶叶。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将10包或10包的整数倍的速溶茶包装入纸制包装盒中。
本发明提供的速溶袋泡黄茶的制作方法,摒弃传统炒茶锅,采用高压锅进行杀青,相较于传统工艺的180℃左右的锅内温度,本发明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更为有效的破坏氧化酶结构,大大缩短杀青时间。同时,在压力释放的瞬间,水蒸气体积瞬间膨胀,可以有效的打破茶叶纤维结构,使得最终成品的茶包在浸泡时,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将其可溶成分溶出。更进一步的,以研磨工艺代替传统揉捻工艺,以提升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速溶袋泡黄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萎凋:选用新鲜的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均匀摊放8到24小时,至茶叶失重20%到30%;其中的杂质是毛发、石子、金属物、有病虫的茶叶、腐烂的茶叶等;
(2)杀青:将茶叶放入高压锅中,缓慢加热,至锅内温度为220℃到240℃,锅内压力在2.1MPa到2.4MPa之间,维持120秒至180秒;
(3)泄压:停止加热后,迅速将高压锅的盖子打开,将压力释放为大气压;
(4)闷黄:将高压锅的盖子盖回,静止2到4小时,或至其恢复到室温;
(5)研磨:将茶叶研磨至粉末状;
(6)干燥:收集研磨后的茶叶粉末,并放入真空冷冻干燥器内,控制温度在零下24℃至零下36℃之间,真空度为110×10-3mBar,干燥至粉末中的水分含量≤9.0%;
(7)分检、包装:将茶叶粉末称量12克至15克装入无纺布袋中制成速溶茶包;再根据客户需求,将速溶茶包以10包或10包的倍数装入纸制包装盒中。
本发明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启扬商贸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启扬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2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尖茶的自动化做形提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即食剁椒豆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