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烃源岩的界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5154.6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6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高岗;陈果;张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烃源岩 界定 方法 | ||
1.一种排烃源岩的界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工业油气藏的原油样品和所述工业油气藏的不同层位的烃源岩样品;
(2)所述烃源岩样品经粉碎后进行抽提,得到沥青样品;
所述烃源岩样品经粉碎后过80目~120目筛进行筛样;
所述抽提为索氏抽提法;
所述索氏抽提法采用的溶剂为氯仿;
所述抽提的时间为48小时~72小时;
(3)对所述所述沥青样品进行族组分分离,并确定有机碳含量和总烃含量;
所述族组分分离的方法为族组分柱层析分析方法;
(4)对所述原油样品和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5)对比所述原油样品和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当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与所述原油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的峰型分布一致时,所述沥青样品所对应的层位烃源岩确认为生成并排出原油的烃源岩层位;
所述生物标志物为甾烷、藿烷、烷烃和伽玛蜡烷中至少一种;
所述甾烷为C27甾烷、C28甾烷和C29甾烷中至少一种;
所述藿烷为18α(H)-22,29,30-三降藿烷、17α(H)-22,29,30-三降藿烷、17α(H),21β(H)-藿烷和17β(H),21α(H)-莫烷中至少一种;
所述烷烃为姥鲛烷和/或植烷;
计算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和所述原油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中下述指标:
1)Apr/APh,式中,Apr表示姥鲛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APh表示植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
2)Aααα-C29(20S)/A(20S+20R)C29,式中,Aααα-C29(20S)表示ααα-C29(20S)甾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A(20S+20R)C29表示C29(20S)甾烷和C29(20R)甾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之和;
3)A伽玛蜡烷,即所述伽玛蜡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
4)ATs/ATm,式中,ATs表示18α(H)-22,29,30-三降藿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ATm表示17α(H)-22,29,30-三降藿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
5)A17α(H),21β(H)-藿烷/A17β(H),21α(H)-莫烷,A17α(H),21β(H)-藿烷表示17α(H),21β(H)-藿烷的质谱峰面积,A17β(H),21α(H)-莫烷表示17β(H),21α(H)-莫烷的质谱峰面积;
对比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图中的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和所述原油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的1)-5)中至少一种指标,当1)-5)中至少一种值的误差不超过10%时,即确认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与所述原油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一致;
(6)以所述生成并排出原油的烃源岩层位所对应的所述沥青样品的有机碳含量为横坐标,以所述生成并排出原油的烃源岩层位所对应的所述沥青样品的总烃转化率为纵坐标,制作关系曲线;所述关系曲线中的转折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排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界限值;
所述总烃转化率为所述生成并排出原油的烃源岩层位所对应的所述沥青样品的总烃含量与有机碳含量的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51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