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基因usp45-egl3及其所编码的蛋白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0755.8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秦华;邵涛;王思然;董志浩;原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12N15/31;C12N15/56;C12N9/42;C07K19/00;C12N15/70;C12N1/21;C12R1/19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李晓峰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基因 usp45 egl3 及其 编码 蛋白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应用工业微生物领域。公开了一种融合基因usp45‑egl3及其所编码的蛋白和应用,它包含乳酸乳球菌分泌蛋白基因usp45的基因片段和瑞氏木霉β‑1,4‑葡聚糖内切酶基因egl3中编码成熟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全长为738bp,编码245个氨基酸。利用该融合基因构建的工程菌株能高效分泌表达β‑1,4‑葡聚糖内切酶,产酶活性为226mU/ml,能够有效地降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的酶制剂安全,能够有效利用纤维素,可用于食品、能源、医药、饲料、纺织、洗涤等工业,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工业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纤维素水解酶β-1,4-葡聚糖内切酶融合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和应用。生产的酶制剂安全,能够有效利用纤维素,可用于食品、能源、医药、饲料、纺织、洗涤等工业,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背景技术
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占植物干重的30%~50%,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再生性最佳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占地球总生物量的40%。农作物秸秆纤维素含量高,但尚未被良好利用。据报道,全国秸秆总产量已达8亿吨,采用燃烧、还田、加工成饲料的方法尚不能有效利用如此规模的秸秆。另外,当前一斤秸秆收购价通常不超过两毛钱,而劳动力成本却高于一斤秸秆的收购价,导致部分农民出售秸秆的积极性不高。秸秆自身密度小且易腐烂,收集和运输较为困难,提高秸秆的价值成为秸秆有效利用的新途径。
纤维素酶是分解纤维素的一类酶。瑞氏木霉是高效产纤维素酶的真菌,其产生的纤维素酶具有酶系完全,活性高,能分泌到细胞外,便于分离提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食品、医药、饲料和化工等工业领域。根据催化反应功能的不同,纤维素酶可分为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聚糖苷酶。内切葡聚糖酶中的β-1,4-葡聚糖内切酶,可在纤维素长链内部随机切割,使纤维素结构松散,同时又能水解产生一定量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瑞氏木霉分泌的β-1,4-葡聚糖内切酶约占其胞外蛋白总量的10%,编码该蛋白的基因有egl1、egl2、egl3、egl4和egl5,其中对egl1、egl2和egl3基因的研究较多。目前,我国构建出的egl1和egl2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β-1,4-葡聚糖内切酶的效果差,尚未构建出能分泌活性β-1,4-葡聚糖内切酶的egl3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因此,构建出能分泌β-1,4-葡聚糖内切酶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提高β-1,4-葡聚糖内切酶的产量和质量,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纤维素物质资源,实现纤维素物质资源的价值提升,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乳酸乳球菌分泌蛋白基因usp45部分序列和瑞氏木霉β-1,4-葡聚糖内切酶基因egl3中编码成熟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形成一种融合基因usp45-egl3,利用该基因构建的工程菌株能高效分泌表达β-1,4-葡聚糖内切酶,属于应用工业微生物。生产的酶制剂安全,能够有效利用纤维素,可用于食品、能源、医药、饲料、纺织、洗涤等工业,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融合基因usp45-egl3,它包含乳酸乳球菌分泌蛋白基因usp45的基因片段和瑞氏木霉β-1,4-葡聚糖内切酶基因egl3中编码成熟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全长为738bp。
上述的融合基因usp45-egl3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大于50%的核苷酸序列。
上述的融合基因usp45-egl3核苷酸序列的互补序列。
上述的融合基因usp45-egl3在表达β-1,4-葡聚糖内切酶中的应用。
上述的融合基因usp45-egl3所编码的融合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全长为245个氨基酸。
同上述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大于40%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07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