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贴剂颈痛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87536.4 | 申请日: | 2015-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侯玉庆;刘彦宏;陶几中;马丹;徐建梅;侯天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乳凝创智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 |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K9/70;A61K47/32;A61P29/00;A61P19/08;A61K31/125;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贴剂颈痛贴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颈痛贴片,其由胶黏剂和药物成分制成,其中药物成分为川芎、青风藤、威灵仙、赤芍、延胡索、川椒混合物的乙醇溶液提取物、樟脑、薄荷脑,用量分别是川芎200~400重量份、青风藤100~300重量份、川椒100~300重量份、威灵仙100~300重量份、赤芍100~300重量份、延胡索50~150重量份、樟脑60~100重量份、薄荷脑20~50重量份之间;其中胶黏剂中含有由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组成的骨架材料;两者的质量百分含量占胶黏剂总和的10%~55%之间,增粘剂的质量百分含量占胶黏剂总和的10%~60%之间,软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占胶黏剂总和的12%~55%之间,抗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骨架材料总质量的0.01%~2.5%之间,作为填料改变赋形性的无机盐类的质量百分含量占胶黏剂总和的0~10%之间,其中药物成分的总含量占胶黏剂和药物成分混合物总质量的4%~30%之间;上述的胶黏剂和药物成分混合均匀后附着在背衬布上并覆盖上离型纸,其中胶黏剂和药物成分混合物层含量为70 g/㎡~23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痛贴片,其中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在70000~2500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痛贴片,其中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在80000~16000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痛贴片,其中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在30000~2000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痛贴片,其中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在50000~14000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颈痛贴片,其胶黏剂中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中,结合苯乙烯含量为10%~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颈痛贴片,其胶黏剂中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中,结合苯乙烯含量为14%~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痛贴片,其胶黏剂中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为线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痛贴片,其中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总和在17%~4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痛贴片,其中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总和在20%~34%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痛贴片,其中所用增粘剂选自低分子量聚异丁烯、中分子量聚异丁烯、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松香、氢化松香、松香酯、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萜烯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聚氨酯及以上种类增粘剂的改性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增粘剂占胶黏剂的质量百分含量在25%~45%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痛贴片,其中高分子量聚异丁烯的分子量在50000~170000之间,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的分子量在20000~50000之间,低分子量的聚异丁烯的分子量在1000~2000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痛贴片,其中所用的软化剂为分子量在100-1000之间的低分子量的聚异丁烯、环烷油、液体石蜡、橄榄油、大豆油、环氧大豆油、氢化大豆油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软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在17%~45%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痛贴片,其中的药物成分占胶药混合物总质量的8%~2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乳凝创智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未经北京乳凝创智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75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家用废水再利用系统及废水再利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