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管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1736.9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2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韩成明;邓国;张克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越洋高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刘葛;郭鸿雁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太阳能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套装在内管外侧的罩玻璃管,内管上方设置有冷凝管,冷凝管、内管和罩玻璃管的接口处密封形成环封口,其中冷凝管与内管之间形成内真空腔体,内管与罩玻璃管之间形成外真空腔体,内真空腔体内壁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固定在内真空腔体的上部,环形隔板上安装有阻流管,所述阻流管的中轴线与内管的中轴线平行,内真空腔体底部设置有工质,内管外表面涂覆有选择性吸收涂层,外真空腔体内设置有支架,支架上放置有吸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侧设置有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选用导热胶、导热垫或导热硅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真空腔体内设置有CPC反光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板与内真空腔体的连接处位于环封口的上方或下方,且距环封口的距离不大于4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管上下两端距离环形隔板的距离差不大于阻流管长度的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的体积与内真空腔体的体积比为0.01~0.5: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太阳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为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为质量比为0.1:1.0~1.0:0.1的溴化锂-水混合溶液;或为固液混合物,所述固液混合物为质量比为0.5:2~2:0.5的沸石-水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吸收涂层采用铝-氮化铝涂层或不锈钢-铝化氮-铜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冷凝管的材质为玻璃,如高硼硅玻璃,或金属材料,如铜或不锈钢。
10.一种太阳能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环形隔板与阻流管固定在一起,且环形隔板的板面与阻流管的中轴线垂直,并进行清洗;
2)将内管清洗后,在内管外侧镀一层选择性吸收涂层;
3)将组装好的环形隔板和阻流管固定在内管或冷凝管的内壁上,且环形隔板水平放置;
4)将罩玻璃管套装在内管外侧,并在罩玻璃管和内管之间放置支架和吸气剂,然后将罩玻璃管、内管和冷凝管的接口处熔封,形成环封口;
5)通过罩玻璃管底部预留的下出气孔将罩玻璃管和内管之间的气体排空,排空后封闭下出气孔并蒸散吸气剂;
6)通过冷凝管顶部预留的上出气孔将冷凝管和内管之间的气体排空,并通过上出气孔经过阻流管向内管内注入工质,最后封闭上出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越洋高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越洋高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17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