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赛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耐高温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80491.8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2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晓;周忠坤;张钱旺;王兆响;胡余剑;柴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光明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6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赛车 发动机 点火 系统 高压 护套 耐高温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耐高温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特别是一种赛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耐高温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是汽车发动机上点火系统的关键橡胶零部件,具有对发动机点火时瞬间产生的高电压起到保护作用。点火系统是将电源的低压电变为高压电,然后按发动机各缸的工作顺序适时地将电火花送入气缸点燃可燃混合气。高压护套在汽缸内工作过程中,需要耐受高温、高压、油气侵蚀等苛刻工况。普通民用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的工作温度为130-170℃,在普通烘箱里进行热老化试验。而根据标准要求,赛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需要经受温度为400-500℃,时间为10min的热辐射老化试验。现有测试技术没有针对赛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的耐高温这一关键参数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赛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耐高温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可有效测试赛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的耐高温特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赛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耐高温测试装置,包括温度控制箱、电缆、电热线圈、感温探头、加热筒、固定座、固定柱、陶瓷垫片、滑块、导柱;所述温度控制箱通过电缆与电热线圈相连;所述电热线圈装在加热铜内;所述温度控制箱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感温探头装在加热筒内,并通过电线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相连;所述滑块放置在固定座上,滑块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螺栓和销子;所述加热筒放置在两个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加热筒与固定柱之间设置有陶瓷垫片,防止热量损失,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垫片可以多个叠加,通过增减陶瓷垫片的数量来调节加热筒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产品的测试要求。
作为改进,所述温度控制器可以显示温度,并可以调节温度。
作为改进,所述加热筒是铣有一个平面的中空圆柱体,平面和圆弧面可以测试不同形状的产品;所述加热筒采用302不锈钢制成,防止高温氧化。
作为改进,所述滑块安装在固定座上,滑块上开有一个长槽;所述滑块与固定座之间可以沿螺栓和销子作直线滑动;所述滑块和固定座之间刻有刻度,以控制所检产品与加热筒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滑块的个数为两个,分列所述加热筒的平面和圆弧面两侧;所述每块滑块上导柱的数量为3个,以满足多个产品的检测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赛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耐高温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通电源,旋钮转至左侧打开电源开关加热;
(2)、用温度控制器设定温度;
(3)、加热到设定温度后,产品放入导柱,推至离加热筒4mm距离,并开始计时;
(4)、按规定进行10min的高温测试;
(5)、高温测试结束后,取出产品用尖锐工具反复刮受热部位产品表面,分析产品表面性能状况,并检测产品常规指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赛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发明的耐高温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采用铣有一个平面的中空圆柱体作为加热筒,可以测试不同形状的产品;通过增减陶瓷垫片的数量来调节加热筒的高度,可以测试不同高度的产品;通过滑块沿螺栓和销子与固定座之间可以作直线滑动来控制所检产品与加热筒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测试不同厚度的产品;滑块上安装有多个导柱,可以同时检测多个产品;本发明提供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简单实用、适应性强、效率高,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赛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高压护套耐高温的测试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光明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光明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0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