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钻树脂塞孔线路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8146.2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0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莫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4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线路板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钻树脂塞孔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在前序处理后的层压线路板上钻通需要背钻的孔和其他所有通孔,全部沉铜导通,经过全板镀铜,图形电镀后整板镀锡等步骤,电测试背钻孔,在层压线路板的铜箔表面上贴干膜封孔,曝光显影露出需树脂塞孔的背钻孔,树脂塞背钻孔并磨平,褪去封孔的干膜后,再进行外层线路图形转移等后续工序。本发明制作方法通过干膜封孔可实现选择性塞背钻孔,整个流程只有1次钻通孔,1次沉铜板电,1次图电流程,1次背钻流程,简化了流程,且减少制板流程之间来回搬运,降低了流程搬运,上下板过程带来的品质风险。本发明在塞孔前增加ET测试,检测是否有漏背钻及背钻不良,确保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钻树脂塞孔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属于线路板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路板上的镀通孔无用孔铜部分会导致信号的折回、共振,造成信号传输的反射、散射、延迟等,给信号带来失真,使用背钻技术去除这部分孔铜可以提高电子产品信号传输高频、高速的性能。过电性质的背钻孔长期裸露在空气中易氧化,在封装过程中有可能流入锡膏影响信号传输,于是客户提出了背钻孔塞孔再镀平的技术要求。
目前的制作方法是:前序处理—在层压线路板上钻需要背钻的通孔—沉铜导通背钻孔—全板电镀—图形电镀铜并整板镀锡—背钻除去部分孔铜—蚀刻除去背钻孔内披锋并褪锡—铝片树脂塞孔—陶瓷磨板磨树脂—减薄铜—在层压线路板上钻不需要背钻的通孔—沉铜导通通孔—外层线路图形转移(正片)—图形电镀线路板孔内和线路板表面并镀锡—显影、蚀刻除去非线路上干膜和铜层—退锡露出线路部分铜—后工序正常流程。目前的背钻塞孔线路板的制作方法要经过二次钻通孔,一次背钻,二次沉铜,二次图形电镀,流程复杂,工艺难度大,上下板过程容易带来品质风险;且现有技术只适用于所有背钻孔都需塞孔的情况,不适用于当设计有部分背钻孔要塞,部分不塞,否则流程更烦琐,需要2次背钻或其他额外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流程简单,保证品质的背钻树脂塞孔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背钻树脂塞孔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前序处理后的层压线路板上钻通需要背钻的孔和其他通孔;
2)沉铜导通所有需要背钻的孔和通孔;
3)全板镀铜,再进行图形电镀加厚铜并整板镀锡;
4)背钻需要背钻的孔,然后蚀刻背钻孔内披锋再褪锡;
5)电测试背钻孔,在层压线路板的铜箔表面上贴干膜封孔,曝光显影露出需树脂塞孔的背钻孔;
6)用铝片树脂塞满背钻孔并磨平;
7)褪去封孔的干膜后,再进行外层线路图形转移;
8)将外层线路图形转移时未曝光的干膜显影去除,蚀刻褪去显影后露出的非线路铜,再褪除线路上已曝光的干膜,即可进入后工序流程。
本发明步骤5)中封孔用干膜与外层线路图形转移用的干膜材质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制作方法通过干膜封孔可实现选择性塞背钻孔,整个流程只有1次钻通孔,1次沉铜板电,1次图电流程,1次背钻流程,简化了流程,且减少制板流程之间来回搬运,降低了流程搬运,上下板过程带来的品质风险。本发明封孔用干膜与线路图形转移用干膜一样,干膜生产成本低,进一步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发明在背钻孔被蚀刻褪锡后,增加ET测试,检测是否有漏背钻及拦截背钻不良品质缺陷流到下工序,确保品质。
本发明工艺简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品质,对背钻线路板的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81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制板镶金属基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面双接触挠性线路板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