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65967.0 申请日: 2015-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5294803A 公开(公告)日: 2016-02-03
发明(设计)人: 杨飞杰 申请(专利权)人: 杨飞杰
主分类号: C07J17/00 分类号: C07J17/00;A61K31/58;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311817 浙江省绍兴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内酯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医药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从淡竹叶的干燥茎叶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植物淡竹叶(HerbaLoophatheri)又名碎骨子、山鸡米、迷身草,为禾本科淡竹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须根中部膨大为纺锤形肉质块根,黄白色;叶披针形,宽2~3cm,叶脉平行,有明显小横脉,叶面无毛或有刺毛,边缘有短刚毛;圆锥花序顶生,小穗近于无柄,排列稍偏穗轴一侧,整个脱落;颖果椭圆形。淡竹叶主要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淡竹叶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等症状。药材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为禾本科(Gramineae)草本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茎叶,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之功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它:甘、寒、无毒、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淡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多糖及其他有效成分,如酚酸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萜类内酯、特种氨基酸和活性肤、锰、锌、硒等微量元素。淡竹叶中所含的功能因子主要是黄酮糖苷和香豆素类内酯。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生物活性均与银杏叶具有可比性。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淡竹叶中所含的功能因子能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诱导生物体内部的抗氧化酶系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抗应激和抗疲劳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延缓衰老的进程等。另外,淡竹叶中还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研究表明,叶绿素是许多蔬菜抗诱变作用的重要成分,有抗肿瘤防癌变功效,因叶绿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这对预防心血管病和防衰老也有积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淡竹叶的干燥茎叶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化合物用于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的医药用途。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淡竹叶的干燥茎叶粉碎,用70~8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10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c)步骤(b)中7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40:1、20:1、10:1和1: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3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5:1、20:1和10: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9~13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Ⅰ)。

进一步地,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用乙醇热回流提取采用的乙醇浓度为75%。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的化合物(Ⅰ)在制备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化合物用作药物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

该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Ⅰ),其余为药物学上可接受的、对人和动物无毒和惰性的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所述的可药用载体或赋形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稀释剂、填料以及药物制品辅剂。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单位体重服用量的形式使用。本发明药物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的形式施用于需要治疗的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片剂、缓释片、控释片、胶囊、滴丸、微丸、混悬剂、乳剂、散剂或颗粒剂、口服液等;用于注射时,可制成灭菌的水性或油性溶液、无菌粉针、脂质体或乳剂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化合物(Ⅰ)结构式;

图2为化合物(Ⅰ)理论ECD值与实验ECD值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飞杰,未经杨飞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5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