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4354.5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韩尚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李静,房岭梅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悬挂 衰减 控制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悬挂(或悬架)衰减力(或阻尼力)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方法,具体地,利用车辆的天棚(skyhook)控制值控制车辆的悬挂的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方法,其中,以根据指定时间内变化的车辆的平均高度获得的补偿增益值补偿根据车辆速度获得的控制增益值从而算出天棚控制值。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悬挂系统中,作为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CDC(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连续减震控制系统)分为正常模式、越野模式、高速模式等,根据情况来控制车辆悬挂的衰减力。根据这样的不同的模式,在前轮和后轮的车辆的空气弹簧的平均高度分别不同,从而大幅增强悬挂的弹簧所具有的物理平均刚度(stiffness)。
这时,现有的车辆的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电子控制悬挂的衰减力不会与弹簧刚度的增加量成比例地增大以充分地抵消弹簧刚度,因此,无法获得最佳性能。这是因为没有考虑到车辆的变化的高度。
为此,最近正在研究在考虑到车辆高度的变化的情况下,在电子控制悬挂系统中预测悬挂弹簧的刚度变化,同时向电子控制悬挂系统主动地增加根据高度实时补偿的天棚(skyhook)控制增益,从而,维持弹簧刚度与衰减力之间的平衡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课题是提供利用以根据指定时间内变化的车辆的平均高度获得的补偿增益值补偿根据车辆速度获得的控制增益值后算出的车辆的天棚控制值来控制车辆的悬挂的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课题并不限定于上述的课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下面说明的内容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课题。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增益输出部,与车辆速度对应地算出用于调节上述车辆的悬挂衰减力的控制增益值;补偿增益输出部,与上述车辆的平均高度变化量对应地算出合算于上述控制增益值中的补偿增益值;振动速度输出部,输出上述车辆的上下振动速度;控制部,利用上述控制增益值、上述补偿增益值以及上述振动速度,算出用于控制上述车辆的悬挂衰减力的天棚控制值;以及,悬挂控制部,基于上述天棚控制值控制上述车辆的悬挂衰减力。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方法包括:与车辆的速度对应地算出用于调节上述车辆的悬挂衰减力的控制增益值的步骤;与上述车辆的平均高度变化量对应地算出合算于上述控制增益值中的补偿增益值的步骤;输出上述车辆的上下振动速度的步骤;利用上述控制增益值、上述补偿增益值以及上述振动速度算出用于控制上述车辆的悬挂衰减力的天棚控制值的步骤;以及基于上述天棚控制值控制上述车辆的悬挂衰减力的步骤。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包含在详细说明及附图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下面效果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效果。
第一,考虑到了根据变化的车辆的平均高度获得的补偿增益值,从而具有预测车辆悬挂的刚度变化的优点。
第二,将悬挂的刚度变化反映在悬挂衰减力的控制上,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乘车感受。
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内容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悬挂衰减力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的实施例,能够明确地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实现这些的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面说明的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各种方式实现本发明,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使得本发明的公开更加完整,并且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地告知本发明的范畴,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在轮胎沿着路面形状上下运动时,车辆的悬挂使车体与路面维持一定的高度的同时水平移动。由此,可以获得稳定的乘车感受,运用触地性充分发挥出轮胎的性能。
上述车辆的悬挂可以包括弹簧、空气弹簧、阻尼器(damper)、减震器(shock absorber)等,其中,弹簧和空气弹簧缓解首次冲击,阻尼器和减震器防止通过弹簧等二次传递的振动。将这样的防止力称为衰减力,如果弹簧等的刚度能够抵消衰减力,就可以提高乘车感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43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可调式油气减震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自动调压筒的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