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合成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64171.3 | 申请日: | 2015-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7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奇;高桂祥;汪静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利制药科技江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41/08 | 分类号: | C07D241/08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隋玲玲 |
| 地址: | 2144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合成 甲基 哌嗪二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合成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的方法,属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是一种生化试剂,同时也是合成2,5-二甲基哌嗪的原料。可通过金属钠还原合成2,5-二甲基哌嗪。2,5-二甲基哌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可用来合成医药、农药、染料和表面活性剂等多种精细化学品。在医药领域由哌嗪为原料可合成氟哌酸,吡啶酸等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在兽药领域由哌嗪的无机酸盐可用于病虫害的防治;在表面活性剂领域,哌嗪的胺基氢被长链烷基取代或烷氧基取代的衍生物可用作润湿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清洁剂。同时还可用于橡胶助剂,聚合物的合成等多个领域。
目前有报道了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文献1(Dokl.Akad.NaukSSSRSer.Khim.,1991,vol.318,#4p.905-906),以L-丙氨酸为原料经过固定床高温反应合成了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该工艺条件苛刻,且后处理工艺复杂,不适合进行工业化生产。
文献2(Nonappa;Ahonen,Kari;Lahtinen,Manu;Kolehmainen,Erkki;GreenChemistry,2011,vol.13,#5p.1203-1209),同样采用L-丙氨酸为原料,通过微波反应,高温实验室条件下也合成了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该工艺反应温度要求200℃,且反应设备要求苛刻,且存在安全隐患。
文献3(Shibata;Asahina,BulletinoftheChemicalSocietyofJapan,1926,vol.1,p.72),介绍了以L-丙氨酸为原料,采用丙三醇作为溶剂,高温条件下合成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的方法,其后处理精制比较麻烦,由于高温反应,成本也比较高。
文献4(Abderhalden;Gebelein,Hoppe-Seyler'sZeitschriftfuerPHysiologischeChemie,1926,vol.152,p.131)以丙氨酰-L-丙氨酸为原料在200-220℃的条件下通过自身缩合合成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高温反应,且成本较高。
文献5(AnalyticalChemistry,1993,vol.65,#14p.1861–1867)以丙氨酰-L-丙氨酸为原料,通过甲醇的氨体系合环合成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
其他文献中还介绍了丙氨酰-L-丙氨酸为原料,以盐酸作为催化剂或二苯胺为催化剂合成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综上所述的几种合成方法,工艺条件苛刻,且后处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进行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且产品质量及收率相对较高的合成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丙氨酸和醇合成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法,其特征在于:它以L-丙氨酸和醇为起始原料,经酯化、环合离心制得。
第一步:酯化反应:
由L-丙氨酸和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酯化物。反应式如下:
R:代表异丙基或叔丁基。
所述醇为异丙醇或正丁醇,异丙醇最佳,醇的使用量为原料L-丙氨酸的3-10倍重量,最好6-8倍的范围内,反应结束后采用碱中和后处理调节pH值。碱为碳酸钾、氢氧化钠等,氢氧化钠最佳。
第二步自身缩合
第一步所得的有机相,先常压低温(40-60℃)蒸馏回收溶剂;然后60-90℃常压蒸馏,逐渐蒸出反应生成的异丙醇。得到缩合产物和酯化物的混合溶液。反应式如下:
R:代表异丙基或叔丁基。
母液继续重复自身缩合及析晶操作,可提高总收率。
作为优选方案,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酯化反应
反应釜内加入有机醇,L-丙氨酸,催化剂,降温至10-25℃之间;逐渐滴加氯化亚砜,控制反应液温度35℃以下;滴加完毕升温至回流,保温;减压浓缩至干,加入庚烷带溶剂一次;采用二氯甲烷溶解,逐渐滴加碱液,调pH值至10-11,静置分层,水相用二氯甲烷反萃一次;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盐水洗涤,硫酸钠干燥,得到二氯甲烷的L-丙氨酸酯溶液;
第二步:自身环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利制药科技江阴有限公司,未经苏利制药科技江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4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