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耐受高浓度糠醛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54364.0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2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菊芳;罗平;马毅;李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9 | 分类号: | C12N1/19;C12N15/81;C12P7/10;C12R1/86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受 浓度 糠醛 酿酒 酵母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受高浓度糠醛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该菌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FR125,已于2015年9月9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356。该菌株在葡萄糖/糠醛不同梯度组合压力的耐性测试下,生长延滞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乙醇产量保持不变,但产率显著提高。本发明所述耐受高浓度葡萄糖/糠醛组合压力的突变株,能够有效地利用廉价原材料大规模发酵生产乙醇,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和降低对粮食作物的依赖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耐受高浓度糠醛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最常见的模式真核生物和工业菌种,它具有容易培养、生长代谢速度较快、安全性高、遗传背景清楚和发酵性能良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工等发酵工业。
传统的乙醇发酵主要由淀粉类等农作物作为原料,但是由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人口压力依然较大,全球正面临粮食短缺的严重威胁,在现阶段用粮食作物大规模生产乙醇的策略并不适用。因此,目前各国研究人员正致力于研究以木质素、纤维素构成为主的农林业废弃物、城市固体垃圾以及造纸业废弃物等作为乙醇生产新原料;但是这些原料经稀酸预处理后会产生糠醛(0.3-3.5g/L)、5-羟甲基糠醛(0.2-5.9g/L)、酸类(0-10.7g/L)、酚类(0.64-2.9g/L)等酵母生长抑制物(KlinkeHB,Thomsen AB,Ahring BK.Inhibition ofethanol-producing yeast and bacteria by degradation products produced duringpre-treatment of biomass.ApplMicrobiolBiot,2004,66(1):10-26.)。糠醛作为木质纤维素材料酸处理产生的主要抑制物之一,对酿酒酵母的生长会带来很大的抑制作用,将糠醛含量从0.5g/L提高到2g/L时,酿酒酵母的存活率相应地由53%降低到10%(DelgenesJP,Moletta R,Navarro JM.Effects of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products onethanol fermentation of glucose and xylose by Saccharomyces cereviasiae,Zymononasmobilis,PhichiastipitisandCandida shehatae.Enzyme MicrobTechnol,1996,19:220-22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耐受高浓度糠醛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对利用木质素、纤维素等来源丰富的廉价底物发酵,在降低乙醇的生产成本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易错PCR突变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中编码全局调控蛋白IrrE的irrE基因,将PGK启动子及G418抗性基因KanMX一并克隆插入pYES2.0穿梭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YPKI,电转进入工业酿酒酵母AS2.489,在含糠醛的选择培养基下进行筛选,得到对糠醛耐受性提高的突变株CGMCCNo.11356。所述工业酿酒酵母菌株AS2.489购自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酿酒酵母CGMCC No.11356所含有的irrE基因的核苷酸及翻译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分别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将irrE基因编码框起始密码子GUG置换为真核生物普遍用的起始密码子AUG,使其能在酿酒酵母中稳定地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4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改良剂
 - 下一篇:一种雨生红球藻细胞周期同步化的调控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