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羟基异喹啉及其从蜈蚣中制备的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47846.3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9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寒梅;丁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17/24 | 分类号: | C07D217/24;A61P33/06;A61P31/0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喹啉 及其 蜈蚣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从蜈蚣中提取活性组分的方法,其步骤为:
a.用体积浓度为45-65%的醇溶液制备蜈蚣醇提物;
b.采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步骤a中的蜈蚣醇提物,收集多个组分样品,检测这些组分样品的抗肿瘤活性,抗肿瘤活性最好的组分记为组分样品A,组分样品A中含有3,8-二羟基异喹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蜈蚣中提取活性组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制备蜈蚣醇提物的步骤为:
(1)制备蜈蚣粉末,然后加入5-10倍蜈蚣粉末体积的PBS溶液进行超声破碎匀浆;
(2)对匀浆液冷冻离心,取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的蜈蚣水提物;
(3)取步骤(2)中的得到的水提物加入蜈蚣粉末体积5-10倍的醇溶液进行匀浆,然后在4℃条件下浸取,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45-65%;
(4)对浸取液再次冷冻离心,取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的蜈蚣醇提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蜈蚣中提取活性组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采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蜈蚣醇提物的步骤为:
(1)将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注入层析柱中,用流动相冲洗,流动相为10~50%乙醇;
(2)将蜈蚣醇提物配置成20~50mg/mL,在层析柱中上样4~8mL,流速为0.6~2mL/min,按照层析图谱收集各组分样品,对各组分样品进行活性检测,抗肿瘤活性最好的组分记为组分样品A。
4.一种制备3,8-二羟基异喹啉的方法,其步骤为:
(a)用体积浓度为45-65%的醇溶液制备蜈蚣醇提物;
(b)采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步骤(a)中的蜈蚣醇提物,收集多个组分样品,检测这些组分样品的抗肿瘤活性,抗肿瘤活性最好的组分记为组分样品A;
(c)采用制备型RP-HPLC分离纯化步骤(b)中得到的组分样品A,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多个活性峰组分,检测这些活性峰组分的抗肿瘤活性,抗肿瘤活性最好的组分记为组分B;
(d)采用半制备型RP-HPLC分离纯化步骤(c)中的组分B,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多个活性峰组分,检测这些活性峰组分的抗肿瘤活性,抗肿瘤活性最好的组分即为3,8-二羟基异喹啉。
5.权利要求1中提取得到的活性组分在制备抗疟疾药物、抗菌药物及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组分在制备抗疟疾药物、抗菌药物及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疟疾为起源于寄生于人体的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组分在制备抗疟疾药物、抗菌药物及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或嗜血流感杆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组分在制备抗疟疾药物、抗菌药物及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为起源于人的头颈部、脑、甲状腺、胰腺、肺脏、肝脏、食管、胃、乳腺、肾脏、胆囊、结肠或直肠、卵巢、子宫、子宫颈、前列腺、膀胱、睾丸的原发或继发的癌以及肉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78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凳式折叠自行车
- 下一篇:充水车筐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