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茶叶中r-氨基丁酸含量提升茶叶质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7330.9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5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韩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立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胡亚辉 |
地址: | 22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茶叶 氨基 丁酸 含量 提升 质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制作方法,具体是一种增加茶叶中r-氨基丁酸含量提升茶叶质量 的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 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 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 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 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茶叶的种类很多,包括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等。其中,绿茶具有 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绿茶是 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又以春茶为优等品,夏秋季节生产的绿茶,在香、色、形上都远 不及春茶,而且茶叶降压功能低下,如果遇到天气灾害等困难,就可能使茶农入不敷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茶叶中r-氨基丁酸含量提升茶叶质量的方法,该方法操 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提升夏秋季茶叶的品质,而且使用该方法生产出的茶叶中r-氨基丁 酸含量高,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选料:选择夏秋季的鲜茶叶,分级处理后,去除杂质;
2)浸泡:将茶鲜叶浸泡于重量百分比为0.2-1.6%谷氨酸钠的水溶液中1-6小时,再 取出置于空气中1-2小时,如此操作2-3次;
3)摊晾:用摊晾设备对鲜茶叶进行摊晾处理;所述摊晾设备为双层的网箱结构,底部 装有吹风机;把鲜茶叶放入上层的网箱中,开启吹风机,使鲜茶叶快速降温,直至茶叶中 的含水量降至70%以下;
4)杀青:将摊晾后的茶叶放入高温滚筒热风杀青机组,所述杀青时杀青机滚筒温度为 280~330℃,杀青时间50~60秒,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阻止茶多酚的氧化,散发部分 水分和青草气,发展茶香,使叶子变软,便于揉捻;
5)揉捻:杀青叶出锅后,通过摊晾设备将杀青叶的温度降至30℃-40℃时,趁热揉捻 处理,利用外力,适当破坏叶细胞组织,揉出茶汁,使外形更加油润有光泽,为做形打好 基础,所述初揉时间为12~15分钟,复揉时间为5~7分钟;
6)干燥:所述干燥分二次进行:第一次的烘箱温度175~180℃,时间8~10分钟;第 二次的烘箱温度75~80℃,时间8~10分钟,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以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使用摊晾设备对茶叶进行摊晾 处理,不仅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从而使夏秋季茶叶的品质得到提高,而且使用该方法生 产出的茶叶中r-氨基丁酸含量高,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选料:在夏秋季,采摘鸠坑种茶树鲜叶,要求无虫芽,分级处理后,去除杂质;
2)浸泡:将茶鲜叶浸泡于重量百分比为0.2%谷氨酸钠的水溶液中1小时,再取出置 于空气中1小时,如此操作2次;
3)摊晾:用摊晾设备对鲜茶叶进行摊晾处理;所述摊晾设备为双层的网箱结构,底部 装有吹风机;把鲜茶叶放入上层的网箱中,开启吹风机,使鲜茶叶快速降温,直至茶叶中 的含水量降至70%以下;
4)杀青:将摊晾后的茶叶放入高温滚筒热风杀青机组,所述杀青时杀青机滚筒温度为 280℃,杀青时间50秒,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阻止茶多酚的氧化,散发部分水分和青 草气,发展茶香,使叶子变软,便于揉捻;
5)揉捻:杀青叶出锅后,通过摊晾设备将杀青叶的温度降至30℃时,趁热揉捻处理, 利用外力,适当破坏叶细胞组织,揉出茶汁,使外形更加油润有光泽,为做形打好基础, 所述初揉时间为12分钟,复揉时间为5分钟;
6)干燥:所述干燥分二次进行:第一次的烘箱温度175℃,时间8分钟;第二次的烘 箱温度75℃,时间8分钟,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以下,即制得高品质茶叶。
7)再将处理好的茶叶进行包装。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立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立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7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间狭小的深型腔的顶出机构
- 下一篇:一种保健蒙顶深紫芽茶超微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