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对接压接连接件及其对接压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4666.X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7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旺峰;王玉会;颜孟奇;李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21/02 | 分类号: | F16L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对接 接连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道对接压接连接件及其对接压接方法,先由内向外对管道内壁进行旋压使管道与具有环形凹槽的连接件密封连接,然后借助外套结构将两个管道的连接件套接,再由外向内对外套结构的外壁进行环压,使外套结构与连接件密封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管道对接压接成型的方法,适用于对薄壁输油管的连接,可以在不降低输油管的机械强度的情况下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耗材少,适合在航空领域这样对重量和空间要求苛刻的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管道对接压接连接件及其对接压接方法,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油液输送管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管件,如CN203797211U公开的《快速管件接头》,其具体的方案包括公接头,母接头,所述公接头、母接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固定组件包括凸块、夹紧块、圆形安装腔、限位圈,凸块设于母接头上,圆形安装腔设于公接头上且对应母接头的一端,圆形安装腔包括安装面和绕设于安装面的四周的内侧壁,夹紧块沿圆形安装腔内侧壁设置,夹紧块朝向安装面一侧端面到安装面的距离等于凸块的厚度,相邻两个夹紧块之间设有与凸块相互旋转扣合的间隙且该间隙与任一凸块大小、形状均相适配,母接头上设有轴向活动的限位圈,限位圈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大小形状与间隙相适配,位于相邻两凸块之间,母接头外壁设有环形凸肩,限位圈与环形凸肩之间设有弹簧,该接头结构牢固,可快速拆卸。
该技术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对两个接头进行设计,所以不能直接应用到通用的管路接口上。
再如CN204226935U公开的《一种塑料管件转接头》,其具体的方案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管道,及活动连接在两所述连接管道之间的橡胶软管,所述连接管道在靠近所述橡胶软管的一端具有一个平整的端面,在端面上开设有粘结槽,两所述连接管道的粘结槽之间粘结有玻璃软胶,所述玻璃软胶密封在两所述连接管道之间,所述连接管道远离所述橡胶软管的一端设置有管道连接内管,所述管道连接内管的内表面上粘结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具有一个锥形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橡胶软管的一端为较小端;该装置可以针对所需连接的管道的安装角度进行灵活调节,满足管道角度连接的需要。
该技术方案仅能应用于柔性材料,并且对管道壁的承压能力要求较低,不适用于高压流体输送;二该结构采用的连接管件的内壁也有收缩部位,导致管道内部的流体压力上升。
所以,基于上述内容,设计一种密封性好的管道接头,管道内径统一,不存在收缩或扩张部位,保证流体截面连续,不产生涡流的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承压能力,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对接压接连接件及其对接压接方法,采用内外压接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使连接圆管结构的密封性更好,并且内径连续,不存在涡流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管道对接压接成型的方法,先由内向外对管道内壁进行旋压使管道与具有环形凹槽的连接件密封连接,然后借助外套结构将两个管道的连接件套接,再由外向内对外套结构的外壁进行环压,使外套结构与连接件密封连接。
具体包括步骤:
包括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以及连接套管(5);
a、将第一管道(1)的连接端旋压变形,使第一管道的旋压变形部位进入第一连接件(3)内壁的环形凹槽中;
b、将第二管道(2)的连接端旋压变形,使第二管道的旋压变形部位进入第二连接件(4)内壁的环形凹槽中;
c、将压接有连接件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对接,在接口位置套接有连接套管(5),连接套管的管口内侧的内壁上具有环形凸棱(51),对连接套管的外部进行环压使连接套管两个管口内侧的环形凸棱向内收紧,迫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环形凸棱接触的外壁变形,进而使连接套管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压接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4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碰锡复合管
- 下一篇:判定煤矿瓦斯爆炸诱发次生火灾机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