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对接压接连接件及其对接压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4666.X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7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旺峰;王玉会;颜孟奇;李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21/02 | 分类号: | F16L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对接 接连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管道对接压接的方法,先由内向外对管道内壁进行旋压使管道与具有环形凹槽的连接件密封连接,然后借助外套结构将两个管道的连接件套接,再由外向内对外套结构的外壁进行环压,使外套结构与连接件密封连接;两个管道的内径连续;
两个管道的连接件的机械强度大于两个管道和外套结构的机械强度,保证两个管道的连接件在受到旋压作用的时候不易变形,并且可以吸收两个管道和外套结构变形后的张力。
2.一种管道对接压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以及连接套管(5);具体包括步骤:
a、将第一管道(1)的连接端旋压变形,使第一管道的旋压变形部位进入第一连接件(3)内壁的环形凹槽中;
b、将第二管道(2)的连接端旋压变形,使第二管道的旋压变形部位进入第二连接件(4)内壁的环形凹槽中;
c、将压接有连接件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对接,在接口位置套接有连接套管(5),连接套管的管口内侧的内壁上具有环形凸棱(51),对连接套管的外部进行环压使连接套管两个管口内侧的环形凸棱向内收紧,迫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环形凸棱接触的外壁变形,进而使连接套管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压接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管上的环形凸棱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的环形凹槽的分布区域;使得第一管道与第一连接件的环形凹槽嵌入式连接,再通过环形凸棱对环形凹槽的区域径向环压,使得第一管道、第一连接件及连接套管之间密封连接。
4.一种管道对接压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4)具有延伸部位;具体包括步骤:
a、将第一管道(1)的连接端旋压变形,使第一管道的旋压变形部位进入第一连接件(3)内壁的环形凹槽(31)中;
b、将第二管道(2)的连接端旋压变形,使第二管道的旋压变形部位进入第二连接件(4)内壁的环形凹槽(41)中;
c、将压接有连接件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对接,利用第二连接件的延伸部位套接在第一连接件的外部,第二连接件的延伸部位内壁上具有环形凸棱,对第二连接件的延伸部位进行环压使环形凸棱向内收紧,迫使第一连接件与环形凸棱接触的外壁变形,进而使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压接密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延伸部位的环形凸棱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的环形凹槽的分布区域;使得第一管道与第一连接件的环形凹槽嵌入式连接,再通过环形凸棱对环形凹槽的区域径向环压,使得第一管道、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之间密封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管上的环形凸棱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的环形凹槽不同的区域,或者第二连接件的环形凸棱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的环形凹槽不同的区域,使环形凹槽与环形凸棱的位置交错开。
7.一种管道对接压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和连接套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为圆筒形,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至少2个环形凹槽,所述连接套管套接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外部,并且连接套管两侧的内壁上分别具有至少2个环形凸棱(51);两个管道的内径连续;
第一管道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密封连接,第二管道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机械强度大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连接套管的机械强度,即保证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在受到旋压作用的时候不易变形,并且可以吸收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连接套管变形后的张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管道对接压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管上的环形凸棱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的环形凹槽的分布区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管道对接压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管上的环形凸棱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的环形凹槽不同的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管道对接压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环形凸棱位于环形凹槽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46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碰锡复合管
- 下一篇:判定煤矿瓦斯爆炸诱发次生火灾机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