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设备上升的液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33274.3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5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曾华;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B66F3/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设备 上升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设备上升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叶轮动力试验中,其中一个重要测试项目是将导流片放置到超大型 水箱中进行测试。这种超大型的水箱,宽3米,长6米,在蓄满水的情况 下重达132吨。在测试过程中,水箱会要求从地面抬升到3.2m的平台面上 和从平台面回落至地面,而将这种跨度大且分量重的水箱从地面抬升到平 面上是不容易的事,并且要求在提升的过程中,水箱不允许有偏移,否则 水箱就会被轨道卡住,无法继续抬升,甚至会造成水箱的损坏。
后来,有人想到利用丝杆机构来提升这种超大重型设备的抬升。虽然 利用丝杆机构进行抬升具有精度高的优点,能够避免超大重型设备在抬升 过程中不发生偏移,但是丝杆机构所能提供的力有限,不能达到抬升超大 重型设备所需的力,因此,最终利用丝杆机构进行抬升这种超大重型设备 还是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设备上升的液压系统,通 过液压的方式来提升超大重型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驱动设备上升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油箱、四个顶升油缸和四组顶升液压装置;
每组顶升液压装置中均包括有由调速电机驱动的双联泵、两位三通电 磁阀、比例溢流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一 平衡阀、第二平衡阀;
所述双联泵的进油口经第一球阀连接到所述油箱,所述双联泵的主油 泵的出油口连接到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油口,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 的第二油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
所述双联泵的副油泵的出油口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 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连接到所述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一 电磁换向阀的第一油口;
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二油口经所述第一平衡阀连接到顶升油缸的 反向油口,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三油口经所述第二平衡阀连接到所述 顶升油缸的正向油口;所述第一平衡阀还连接到所述第一截止阀的进油口; 所述第二平衡阀还连接到所述第二截止阀的进油口;
四组所述顶升液压装置中的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三油口、所述比 例溢流阀的出油口、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四油口、所述第一截止阀的 出油口,所述第二截止阀的出油口均通过回油管路连接回所述油箱。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供油压力传感器。 所述顶升油缸具有顶升油缸位移传感器。
所述第一平衡阀的出油口和第二平衡阀的出油口分别连接有顶升第一 压力传感器和顶升第二压力传感器。
在本发明中,所述回油管路上在接近油箱的位置串接有冷却器和过滤 器。
所述油箱具有液位计、液位继电器、空滤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油箱连接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二球阀的出油口和进入所述冷却器 之前的回油管路之间还连接有第四截止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平稳地将超大重型设备从地面平稳地 抬升到平台面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驱动设备上升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四个 顶升油缸20、四组顶升液压装置201、202、203、204。四个顶升油缸20 安装在超大重型设备的四个角处用于顶升超大重型设备。
每组顶升液压装置中均包括有由调速电机7驱动的双联泵8、两位三 通电磁阀32、比例溢流阀12、第一电磁换向阀161、第一截止阀311、第 二截止阀312、第一平衡阀291、第二平衡阀292。
其中,双联泵8的进油口经第一球阀151连接到油箱1,双联泵8的 主油泵的出油口连接到两位三通电磁阀32的第一油口,两位三通电磁阀 32的第二油口连接第一单向阀111的进油口。
双联泵8的副油泵的出油口直接连接到第一单向阀111的进油口,第 一单向阀111的出油口分别连接到比例溢流阀12的进油口、第一电磁换向 阀161的第一油口。
第一单向阀111的出油口还连接有第一供油压力传感器141和压力表 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32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