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细聚乙交酯纤维、其机械制备方法和装置、用途、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1643.5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崔华帅;史贤宁;吴鹏飞;崔宁;李杰;黄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8/14;D01D5/12;D01D5/30;D01D10/02;D01D5/088;D01D5/253;D01D1/06;D04B1/16;D04B21/00;D04H1/435;D04H1/492;A61L27/18;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杜亚静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细聚乙交酯 纤维 机械 制备 方法 装置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超细聚乙交酯纤维、其机械制备方法和装置、用途、补片,属于生物补片材质技术领域。该超细聚乙交酯纤维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5μm~15μm,强度的取值范围为3.0cN/dtex~7.0cN/dtex。该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都用于制备该超细聚乙交酯纤维。该超细聚乙交酯纤维能够用于补片。用于制成补片的材质该超细聚乙交酯纤维。应用该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制备得到的的超细聚乙交酯纤维直径小、强度大,可用于制造轻薄型可吸收补片。该补片克重可控制在8~20g/m2左右,更大程度上减少了异物植入量,补片的柔软度大,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满足患者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补片材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细聚乙交酯纤维、其机械制备方法和装置、用途、补片。
背景技术
再生型生物补片是通过先进的交联固定及多方位除抗原等一系列技术从自然生物中提取,可被理解为细胞支架,它根据再生医学原理、分子生物学原理及免疫学原理植入人体后,能起到很好的支架作用,填补受损部位的缺失组织,并在该材料的诱导下,人体自身修复功能能够在原来的位置逐渐生长出新的组织,替换生物材料,完成器官组织再生的过程。早期主要运用于神经外科、内脑膜的修复、食道癌切除后修补、连体婴儿切开后皮肤、胸膜修复、颅骨修复、妇科、男科、肺癌、肿瘤等,还有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而现在开始探究在整形美容领域的使用。
50年代末,利用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疝补的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补片的材质要求更加轻量化,在保持足够抗张力强度的前提下,越轻的补片具有更舒适的患者感觉和更好的顺应性。现在可吸收补片的研究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目前针对可吸收超细纤维的纺丝研究主要几种在静电纺丝方面,相应的医疗产品开发也是采用静电纺丝技术达到细薄的目的。例如:
公开号为CN168749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卡氮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超细纤维剂型的制备方法,即将卡氮芥溶解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的溶液中,进行静电纺丝,形成包裹有卡氮芥的超細纤维无纺布或纤维毡,载药纤维直径可以控制在0.2~2μm。
申请公布号为CN 10317393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相容的纤维复合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静电纺丝工艺进行的纤维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申请公布号为CN 10361119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接枝聚丙交酯/聚乳酸共聚羟基乙酸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引导骨再生膜的制备。
申请公布号为CN 10354104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聚乳酸超细纤维的制备方法及聚乳酸超细纤维,其将30~60%的纤维级聚乳酸和70%~40%聚烯烃树脂制备共混海岛纤维,然后经过有机溶剂处理得到聚乳酸超细纤维。
申请公布号为CN 10186461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将聚乳酸与水溶性树脂共混经过熔融纺丝得到共混纤维,然后以溶剂水在一定温度下去掉水溶性聚酯,该方法使用的溶剂环保但同时溶剂水也会影响聚乳酸纤维的降解。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都无法满足轻量化可吸收补片的技术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超细聚乙交酯纤维、其机械制备方法和装置、用途、补片,该超细聚乙交酯纤维充分利用聚乙胶酯树脂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纺丝牵伸及后处理工艺,纤度小、强度高,并能够满足轻量化可吸收补片的技术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超细聚乙交酯纤维的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超细聚乙交酯纤维,所述超细聚乙交酯纤维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5μm~15μm,所述超细聚乙交酯纤维的强度的取值范围为3.0cN/dtex~7.0cN/dtex。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超细聚乙交酯纤维的机械制备方法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1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及控制空调用电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麻纤维果胶脱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