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拆卸电池的电动独轮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26668.6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呼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M6/90 | 分类号: | B62M6/9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拆卸 电池 电动 独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独轮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可拆卸电池的电动独轮车。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所有独轮车电源都是放置在车内部,而电池都为动力锂电池,不能拆卸,这样电池用途较为单一,充电式只能在独轮车上进行充电,而独轮车重量又较重,给使用时带来不便。
另外,独轮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用户无法共享独轮车电池的电能,当用户想给电子设备补充电能时,而独轮车不能提供相应接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电池的电动独轮车,通过将电池与车体可以拆卸结构,方便充电并可将电池用作他用。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可拆卸电池的电动独轮车,包括车体和电池,其特征是,在所述车体的外壳上部形成一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底面上设置车体电连接端,所述电池的下端面设置电池电连接端,所述电池与所述连接槽配合连接时,所述车体电连接端与电池电连接端连接导通,所述电池给车体供电。
进一步,在所述电池的下端面上还设有联动门,所述联动门连接至一个电池极性切换装置,所述电池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和低压模块,当所述电池与所述连接槽配合时,所述连动门打开,所述电池极性切换装置将所述电池内的电池单元串联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将电池串联后的电压送至所述电池电连接端;当所述电池与所述连接槽取消配合时,所述连动门闭合,所述电池极性切换装置将所述电池内的电池单元并联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将电池并联后的电压送至所述低压模块。
进一步,所述低压模块包括设置在电池上端部的USB接口、12-19V输出插口和12-19V转换开关,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输出至所述USB接口5V电压,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输出至所述12-19V输出插口12至19V电压,所述12-19V转换开关调节所述12-19V输出插的电压值。
进一步,所述低压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电池上部的汽车启动电源接口、LED灯和LED灯开关,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输出至所述汽车启动电源接口12V电压,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给所述LED灯供电,所述LED灯开关控制所述LED。
进一步,在所述电池的侧边上设置导轨或导槽,在所述连接槽的侧边设置导槽或导轨,所述电池插入至所述连接槽内时,所述导轨与所述导槽配合。
进一步,在所述电池侧边与连接槽侧边设置固定锁,所述固定锁在所述电池与所述连接槽配合自动锁定。
进一步,所述车体电连接端和电池电连接端分别包括电接口、串口和I/O接口,所述车体电连接端的电接口、串口和I/O接口连接至电动独轮车控制单元,所述电池电连接端的电接口、串口和I/O接口连接至所述电源管理单元。
进一步,所述电池的上端设有提手。
进一步,所述电池与所述连接槽配合时,所述电池的重心与所述电动独轮车的重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充电模块,所述电池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连接至所述充电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拆卸电池,使得独轮车在不做骑行使用时,方便将电池用作他用,提高了电池的应用范围;
(2)将电池与车身分离,可对电池单独进行充电和保管,方便了用户;
(3)电池可以用作小汽车的应急启动和手机的充电、电脑的供电,并可用于照明,极大地方便了有车一族的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车体俯视图;
附图3为电池仰视图;
附图4电池单元串并联切换模型;
附图5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左视图;
附图6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右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为:
1.车体;2.电池;
3.连接槽;4.导槽;
5.导轨;6.车体电连接端;
7.电池电连接端;8.联动门;
9.USB接口;10.12-19V输出插口;
11.12-19V转换开关;12.汽车启动电源接口;
13.LED灯;14.LED灯开关;
15.固定锁;16.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有可拆卸电池的电动独轮车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电动独轮车由车体1和电池2两部分通过配合方式组装而成,电池2可以从车体1上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呼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呼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6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