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承载厢式车侧厢板焊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25033.4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5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新;杨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1113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厢式车侧厢板 焊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承载厢式车侧厢板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厢式车又叫厢式货车,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其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运输量大,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可靠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厢式车侧厢板是由上、下边梁和中间的厢板型材组成,在厢式车侧厢板焊接生产中,由于侧厢板的焊缝为长直焊缝和不对称焊缝(如图1所示),变形不好控制,焊后变形超差,导致整车组装过程出现装配困难问题,且装配后易产生应力集中,严重影响侧厢板对接厢板型材处焊道质量。
另外,由于厢式车侧厢板在调修时,只能采用火焰调修而无法使用机械调修,而火焰调修范围较大,对操作者要求很高,不易控制调修温度和速度,故难以保证母材机械性能;且存在生产过程繁琐、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能耗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调修次数,提高生产效率高与成品率,并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全承载厢式车侧厢板焊接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承载厢式车侧厢板焊接工艺,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在要求焊接电流范围内提高焊接功率与焊接速度;
2)调整焊接顺序并对侧厢板施加预变形,具体包括以下工序:
a、型材整体组对;
b、控制各部件间的间隙,点固焊接厢板型材与上、下边梁间的外侧焊缝Ⅰ、Ⅱ;
c、翻转装卡侧厢板,焊接厢板型材与上、下边梁间的内侧焊缝Ⅲ、Ⅳ;
d、修磨已点固的外侧焊缝,焊接外侧焊缝Ⅰ、Ⅱ,确保内、外侧焊缝焊接方向一致;
e、翻转装卡侧厢板,装卡时在与上、下边梁中部处施加预变形,使侧厢板向上凸起,并将侧厢板两侧固定牢固,采用先中间后两侧的顺序将各厢板型材断焊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步骤1)中,焊接电流为140~160A,焊接电压为19.7~22.0V,焊接速度为90cm/min。
进一步,步骤2)的b工序中,点固长度为40mm,相邻点固焊点之间的间距为500mm。
进一步,步骤2)的c与d工序中,焊缝Ⅰ、Ⅱ、Ⅲ、Ⅳ采用由中间向两边的顺序分段对称焊接。
进一步,步骤2)的e工序中,两相邻厢板型材间设有上、中、下三条断焊焊缝,各条断焊焊缝长度为300mm,前一断焊焊焊缝冷却后再进行下段焊缝焊接。
进一步,步骤2)的e工序中,利用垫块对上、下边梁中部处施加预变形,其中,上、下边梁中心处预制125~130mm的变形量,距上、下边梁中心3m处左、右各预制85~90mm的变形量,距上、下边梁中心5.5m处左、右各预制50~55mm的变形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既保证了焊缝质量,又大大减小了焊接变形,减少侧厢板调修次数,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侧厢板外侧焊缝分布示意图;
图2为侧厢板内侧焊缝分布示意图;
图3为侧厢板长直焊缝Ⅰ、Ⅱ、Ⅲ、Ⅳ焊接顺序示意图;
图4为侧厢板断焊焊缝Ⅴ焊接顺序示意图;
图5为前厢板反变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全承载厢式车侧厢板焊接工艺,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其中焊接电流为140~160A,焊接电压为19.7~22.0V,焊接速度为90cm/min;在满足焊缝质量的前提下,在要求焊接电流范围内适当提高焊接功率与焊接速度,可加快焊缝周围热量的消散速度,从而减少焊接变形量,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2)调整焊接顺序并对侧厢板施加预变形,具体包括以下工序:
a、型材整体组对;
b、控制各部件间的间隙,点固焊接厢板型材与上、下边梁间的外侧焊缝Ⅰ、Ⅱ;其中,点固长度为40mm,相邻点固焊点之间的间距为500mm;
c、翻转装卡侧厢板,采用由中间向两边的顺序分段对称焊接厢板型材与上、下边梁间的内侧焊缝Ⅲ、Ⅳ;
d、修磨已点固的外侧焊缝,同样采用由中间向两边的顺序分段对称焊接外侧焊缝Ⅰ、Ⅱ,并确保内、外侧焊缝焊接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5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条自动旋转送料装置
- 下一篇:新型焊锡膏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