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凝胶法结合常压干燥制备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2657.0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1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旭;宋英;黄国梁;王铎;梁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5/02 | 分类号: | C01G2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凝胶 结合 常压 干燥 制备 氧化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锆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隔热节能技术,其意义在于节省燃料,增加热利用率。轻质、高效隔热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无论是对国防、航空航天、军事领域,还是农用工业等领域,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气凝胶(aerogels)是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轻质多孔性凝聚态物质,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颗粒相和孔洞尺寸都是纳米量级,从而使得其纳米级微观结构得到很好的控制,具备许多独特性质与性能,如平均孔径小、比表面积大、密度低、孔隙率高、热导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腐蚀性强等。气凝胶因其极低的热导率(0.01~0.02W/m·K),发展成为一种高效隔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多种航天器、飞行器热防护中。目前国内外对SiO2气凝胶隔热材料的研究较多,SiO2气凝胶的制备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ZrO2气凝胶与SiO2气凝胶相比,具有更低的高温热导率,更适应于高温段的隔热应用。国内外研究中多以有机锆醇盐为原料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氧化锆气凝胶。但有机锆醇盐其活性很高,不仅准备和处理过程困难,在凝胶化反应过程难以控制,而且不环保,对人体健康有害。而无机锆盐相对更便宜、更易于控制。此外,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超临界干燥的方法处理湿凝胶来制备ZrO2气凝胶。但是该方法具有高危险性,高能耗,高成本、高复杂性,极难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不足。但其他干燥方法,如常压干燥、冷冻干燥等方法由于会产生毛细管力,导致气凝胶的孔隙坍塌,破坏其多孔结构。因此,实现原料无机化,采用非超临界干燥(常压干燥等)技术制备具有良好孔结构的ZrO2气凝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超临界干燥方法成本高,设备昂贵,不易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问题,提供二次凝胶法结合常压干燥制备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
本发明二次凝胶法结合常压干燥制备氧化锆气凝胶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氧化锆湿凝胶的制备
搅拌条件下,将ZrO(NO)3·2H2O溶于醇水溶剂中,制成硝酸氧锆浓度为4.9~5.1wt%的透明溶液,随后向溶液中滴加甲酰胺,得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到温度为60℃的水浴锅中水浴,逐滴加入氨水调节混合液的pH为8.7-9.3,此时透明溶液转变成白色不透明凝胶,随后加大搅拌速率,凝胶被逐渐打散,5-8分钟后当凝胶呈现浓羹状态时停止搅拌,继续于60℃水浴;
二、ZrO2浓羹状凝胶的再凝胶及改性
将步骤一中制得的浓羹状凝胶转移到43~47℃条件下的烘箱内老化,直至二次形成湿凝胶固体,随后将该凝胶浸泡入无水乙醇中,用无水乙醇作为置换溶剂,24小时内对湿凝胶进行溶剂置换共计3次,每次8小时;接下来再用14.5~15.5vol%的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作为表面修饰剂,将凝胶浸泡改性,24小时内共计3次,每次8小时;最后,24小时内用无水乙醇洗涤3~4次,清洗去除没有反应完全的杂质成分;
三、ZrO2气凝胶的干燥
将步骤二中处理过的凝胶在43~47℃的烘箱内常压干燥,最终得到白色蓬松的ZrO2气凝胶。
步骤一中醇水溶剂是由无水乙醇和水按体积比2.8~3.2:1制成。
步骤一中甲酰胺与Zr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45~0.55:1。
步骤一中水浴时间共持续30-40分钟。
步骤一中最初的搅拌速度为500-540转/分钟;加大搅拌速率后的搅拌速度为1400-1500转/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选用无机锆盐硝酸氧锆为锆的前驱体,克服了有机锆盐昂贵和不环保的问题。同时由于硝酸氧锆组成中只含有氮、锆、氧元素,故不会向体系中引入其他杂质离子,能够充分保证材料组分稳定。
(2)本发明采用二次凝胶方法,通过控制搅拌速度,使体系发生两次凝胶过程,提高气凝胶的骨架强度,以避免后续常压干燥过程中毛细管力对材料孔结构的影响,保证气凝胶的孔隙结构不坍塌。
(3)采用常压干燥,克服了超临界干燥制备氧化锆气凝胶存在的高能耗、高成本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2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签基纸剥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保鲜剂包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