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渗水管、植被恢复区节水灌溉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22117.2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白霞;朱永刚;蒋红;熊峰;操昌碧;吴文佑;吴军;叶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渗水 植被 恢复 节水 灌溉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水管、植被恢复区节水灌溉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渗水管浪费水资源且灌溉效果不好的问题。渗水管,包括管壁上设有多个渗水孔的管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管本体内部的渗水填充物。通过设置在管本体内部的渗水填充物,一方面使得进入该渗水管的灌溉水缓慢渗出,节约水资源,利于植被的吸收;另一方面利于进入该渗水管的灌溉水向四周扩散,使得灌溉水能够从管本体上的各个渗水孔渗出,灌溉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灌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水管、植被恢复区节水灌溉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大规模开挖造成的岩质或喷混高陡边坡,需要进行生态恢复,而水分是生态恢复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因为边坡较为高陡,且在实施喷混支护措施后,植被生长的基质几乎完全被阻断,植被恢复的养护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大部分边坡难于到达坡面进行人工灌溉养护。
目前,针对高陡边坡生态恢复措施,其前期养护主要靠人力灌溉或者安装成套的灌溉设施,后期由于规定养护期结束,植被基本处于无养护状态,水源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故边坡植被恢复到后期均长势不佳,难于达到预期的植被恢复目标。
现有的灌溉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洒水车灌溉,另一种是采用成套灌溉设备滴灌或喷灌。第一种灌溉方式只适用于交通便利的路边边坡,局限性很大,目前电站大部分高陡边坡都不适于这种方式;第二种灌溉方式投资大,维护困难,前期需要铺设灌溉管路、抽水,后期运行需要及时维护,需要花费较大投资,同时项目完工后,道路等无法保留,维护工作无法实施,且由于灌溉用水大多数为抽取的沟水或河水,未经过过滤处理,管路到后期极易被堵塞,无法运行;此外,现有的渗水管一般是在管本体的管壁上设置多个渗水孔的结构,灌溉水直接可以渗水孔中溢出,大部分被蒸发掉,仅少量被植被吸收,水资源浪费严重;且灌溉水往往从位于下侧的渗水孔中溢出,灌溉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节约用水,并利于提高灌溉效果的渗水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渗水管,包括管壁上设有多个渗水孔的管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管本体内部的渗水填充物。
进一步的是,所述渗水填充物由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砂混合组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本体的管壁表面上设置有渗水反滤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灌溉效果较好的植被恢复区节水灌溉系统,包括集蓄水池和植被恢复区,还包括上述的渗水管,所述渗水管设置在植被恢复区的地下,并通过输送管道与集蓄水池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集蓄水池包括集水面和蓄水池;所述集水面倾斜设置,其下端与蓄水池的进口相对应。
进一步的是,所述集蓄水池还包括至少一块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蓄水池上,盖板与蓄水池侧壁之间或盖板与盖板之间的缝隙为蓄水池的进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植被恢复区包括种植槽及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在种植槽内的砂砾石垫层、种植土层和树皮覆盖层;所述渗水管沿种植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砂砾石垫层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种植槽主要由种植槽外边墙、马道平台和边坡围成;所述种植槽外边墙内还设有连通种植土层与外界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上设有土工布。
进一步的是,所述砂砾石垫层横截面的中部具有向上凸起并嵌入种植土层内的渗水部,所述渗水管设置在该渗水部内;所述种植土层的横截面的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向下凸起并嵌入砂砾石垫层内的汲水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被恢复区节水灌溉系统的施工方法,用于施工上述的植被恢复区节水灌溉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渗透实验;将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砂混合后组成的渗水填充物填充入管本体的内部并过水,进行渗透试验,确定不同粒径及不同混合比例的渗水填充物的渗透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2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作物滴灌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枫香与鹅掌楸混交林的营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