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安全刹车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17908.6 | 申请日: | 2015-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7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泽忠 |
| 主分类号: | F16D65/092 | 分类号: | F16D65/092;F16D65/12;F16D6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616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安全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刹车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安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的刹车方式分为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盘式刹车中踩下刹车时,刹车装置中的刹车片就会夹住刹车盘进行摩擦减速达到制动效果。
刹车片是影响车辆制动性能的重要部件,在车辆制动系统中,刹车片的好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汽车刹车时的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高速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容易使刹车片软化,造成刹车打滑现象,同时会磨出许多粉末,但由于刹车盘表面光滑,无法将粉末排出,可能会造成刹车不稳或打滑,进而引起刹车系统操控不良,可能造成方向盘失灵,严重影响汽车的稳定性。
因此,亟需寻找一种能使行驶中的汽车在刹车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不易发生打滑的刹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缺陷,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安全刹车装置,其中刹车片的金属框架包括中心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中心板上和第二板体上均设置有摩擦层能够更快更稳刹车,第一板体上开设的孔洞有助于刹车片散热且不易发生打滑,结合以聚四氟乙烯改性环氧树脂、碳化硅等作为原料的摩擦层,使刹车片热衰退性优良,有良好的耐热性且能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汽车用安全刹车装置,包括:
刹车盘,其包括盘体和固定设置于盘体中间的连接体;
刹车卡钳,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盘体上;
所述刹车卡钳包括:
一对卡钳主体,其对称卡设所述刹车盘;
两个刹车片,其分别固定设置于一对卡钳主体的内部,两个刹车片之间有间隙,两个刹车片设置为关于刹车卡钳的中心对称;
其中,刹车片包括金属框架和摩擦层,所述金属框架包括:
中心板,其为长方形,所述中心板相对于所述刹车盘平行;
第一板体,其为长方形,所述第一板体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板,所述第一板体向靠近所述刹车盘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中心板呈94°~98°,所述第一板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孔洞;以及
第二板体,其为长方形,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到所述第一板体,其平行于所述中心板,所述第二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靠近所述刹车盘的一侧;
刹车片的摩擦层固定设置于所述中心板上靠近刹车盘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平行于中心板的靠近刹车盘的表面;
所述摩擦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氟乙烯改性环氧树脂10~15份、丁腈橡胶6~8份、碳化硅10~18份、氮化硅5~8份、铁粉8~13份、石墨7~10份、铁红4~5份、芳香族聚酯纤维6~12份、二氧化硅5~10份、氯化天然橡胶3~5份、腰果壳油摩擦粉7~9份以及氧化锆1~2份。
优选的是,所述刹车片的摩擦层包括网格槽和嵌于所述网格槽内的摩擦片;
所述网格槽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网格槽由多个横向金属条和竖向金属条组成多个方形槽,每个网格状结构中嵌设有一个摩擦片;
其中,所述网格槽的深度是所述摩擦片的厚度的1/4~1/3。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板体靠近所述刹车盘的一侧与所述刹车盘的间距为5~8mm。
优选的是,所述刹车卡钳还包括:
容纳腔,其为所述一对卡钳主体围设而成的内部空腔;
两个刹车油室,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两个刹车油室对称设置于所述一对卡钳主体的内壁面;以及
两个制动块,其分别设置于两个刹车油室内。
优选的是,所述两个刹车片分别对称设置于两个制动块的靠近所述刹车盘的一端,所述两个刹车片分别与所述两个制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两个刹车片之间间隙的距离大于所述刹车盘的厚度。
优选的是,所述刹车盘的连接体为环形柱状结构。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刹车片的金属框架包括中心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中心板呈94°~98°,第二板体平行于中心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共同作用能在刹车时更好的卡住刹车盘,中心板上和第二板体上设置有摩擦层,刹车时中心板和第二板体上的摩擦层同时作用,能够缩短制动距离,即使在条件较恶劣的路面行驶也能更快更稳刹车,刹车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第一板体上开设的孔洞有助于刹车片散热,延长刹车片使用寿命,且在高速摩擦过程中磨出的粉末能通过孔洞排出,不易发生刹车打滑,同时第二板体靠近刹车盘的一侧与刹车盘有一定间距保证刹车盘的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泽忠,未经吴泽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7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