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通信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11747.X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森考司;广濑素久;山根克靖;山崎胜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H04Q9/00;H04M11/0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迄今已知有一种车辆设备类的远程操作系统,其在车辆与智能手 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直接通信,通过移动通信设备侧的应用程 序的运行来显示车辆状态并远程操作车辆(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此外,迄今还已知有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其在与其他装置间歇性 进行无线通信时,根据剩余电量、噪音及气温等,决定无线通信的停 止期间(间歇周期)(例如,参见专利文件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695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871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远程操作系统中,都是假设使用了例如 Wi-Fi(注册商标)或Bluetooth(注册商标)等通信标准,因此,车 辆与移动通信设备确立连接时的程序有可能变得复杂。如果车辆与移 动通信设备间的通信变得复杂,则有可能出现与通信相关的耗电增大 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现有技术的信息通信装置中,无线通信中的耗电会 根据剩余电量及环境信息而减少,因此,该装置未必会针对使用者的 意图及使用状况适当控制通信周期,可能会损害方便性。
本发明即鉴于上述情况而做,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不损害使用 者的方便性的前提下减少无线通信中的耗电的车辆通信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式。
本发明的第1方案为,一种车辆通信系统,其具备:便携式终端 (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便携式终端11),其具有显示画面,使用者能 够对该显示画面的显示进行打开(ON)及关闭(OFF)操作;以及车 辆(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辆12),其在与该便携式终端确立了连接 的状态下以第一间歇周期与所述便携式终端互相通信,
所述车辆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具备车载控制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综合控制单元 46),其在所述车辆与所述便携式终端确立所述连接前,以第二间歇 周期向所述车辆周围发送用于确立所述连接的询问信号,
所述便携式终端具备控制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24), 其在所述便携式终端与所述车辆确立所述连接前,执行能够以第三间 歇周期接收所述询问信号的扫描动作,
所述控制部能够对所述第三间歇周期进行设定,以能够以低速模 式以及周期短于该低速模式的高速模式的至少两个周期进行扫描动 作,并且在所述显示画面的显示处于打开(ON)的状态下,将所述 第三间歇周期设定为所述高速模式。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所述的车辆通信系统,其特 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终端存储用于在所述显示画面显示所述车辆状态以 及操作画面的程序,该操作画面用于对所述车辆的功能进行操作,所 述显示画面的显示的打开(ON)及关闭(OFF)即为与所述程序的运 行相关的规定画面的显示及不显示,在显示与所述程序的运行相关的 规定画面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三间歇周期设定为所述高速 模式。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所述的车辆通信系统,其特 征在于:
所述显示画面的显示的打开(ON)及关闭(OFF)即为设置于该 显示画面的背光源的点亮及熄灭,在所述背光源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 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三间歇周期设定为所述高速模式。
本发明的第4方案为,根据第2方案所述的车辆通信系统,其 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程序的运行相关的规定画面处于不显示状态且所述程 序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三间歇周期设定为所 述低速模式。
本发明的第5方案为,根据第2方案或第4方案所述的车辆通信 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程序处于未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 部停止所述扫描动作。
本发明的第6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至第5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 的车辆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歇周期与所述第三间歇周 期彼此不同。
本发明的第7方案为,根据第6方案所述的车辆通信系统,其特 征在于:
确立所述连接,是指确立依据蓝牙(注册商标)的通信标准的微 微网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17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