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氟龙涂层复合灌胶模具及灌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09522.0 | 申请日: | 2015-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9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麻剑平;周赟;刘德亮;廖世宾;于明;张勇;张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兴华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B29C39/26 | 分类号: | B29C39/26;B29C39/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 地址: | 10085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氟龙 涂层 复合 模具 方法 | ||
1.一种特氟龙涂层复合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底(1,7,9)和出线堵头(2);
所述金属基体(1,7,9),用于放置待灌胶的零件,所述金属基体(1,7,9)的触胶面或整体喷涂特氟龙涂层,所述金属基体(1,7,9)具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零件引出线的位置对应;
所述出线堵头(2)为聚四氟乙烯材质,常温下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填充在所述通孔内部,所述出线堵头(2)具有出线孔,位置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零件的引出线经所述通孔后从出线孔穿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氟龙涂层复合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退模堵头(3),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金属基体(1,7,9)包括退模孔,所述退模堵头(3)与退模孔常温下间隙配合。
3.一种特氟龙涂层复合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底(10,15),所述金属基体(10,15)用于放置待灌胶的零件,所述金属基体(10,15)的触胶面或整体喷涂特氟龙涂层,所述金属基体具有通孔(16),通孔(16)的形状为花瓣形,中心为大于的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的圆周上,根据引出线的位置对应每根引出线加工弧形引出线贯通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氟龙涂层复合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金属基底分为凸模(10)和凹模(15),凸模(10)设有插入凹模通孔(16)的芯轴。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特氟龙涂层复合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底为铝基底或钢基底。
6.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特氟龙涂层复合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02-0.04mm。
7.一种特氟龙涂层复合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金属基体(1,7,9),根据引出线的位置,在金属基体(1,7,9)加工大于的通孔;
(2)在金属基体(1,7,9)的触胶面或整体喷涂特氟龙涂层;
(3)制作出线堵头(2),出线堵头(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出线堵头(2)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出线堵头(2)制作有小于的出线孔;
(4)将零件放置在金属基体(1,7,9)内部,引出线穿过所述通孔后从出线孔穿出,将出线堵头(2)插入金属基体所述通孔内部,进行灌胶。
8.一种特氟龙涂层复合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金属基体(10,15),金属基底包括凸模(10)和凹模(15),凸模(10)上加工大于的圆形通孔(16),凸模(10)设有插入凹模通孔(16)的芯轴;
(2)在圆形通孔(16)的圆周上,根据引出线的位置对应每根引出线加工圆弧形引出线贯通槽;
(3)在金属基体(10,15)的触胶面或整体喷涂特氟龙涂层;
(4)将零件放置在凸模(10)和凹模(15)内部,将引出线分别经所述贯通槽穿出,凸模(10)芯轴插入圆形通孔(16),对通孔进行密封,然后对零件进行灌胶。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特氟龙涂层复合灌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02-0.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兴华机械厂,未经北京兴华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95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相成膜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立式搅拌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