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器及其混合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6387.0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8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殷雷;郑祥;赵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器 及其 混合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器及其混合组件,属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排气后处理系统(例如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系统)管路中氨分布的均匀程度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氨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局部区域氨过多从而易造成氨泄漏,而在另一些氨稀薄区域造成氮氧化合物(NOx)转化效率过低。长时间氨的不均匀分布会导致催化剂老化不均匀,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整体性能。另外,尿素液滴的不均匀分布会造成局部管壁或混合结构温度过低,形成结晶,严重时会堵塞排气管、导致发动机动力性能下降。
为了降低结晶的风险,业界已经提出了增加混合器的方案。2013年12月17日公告的美国专利US8,607,555B2揭示了一种混合器,其包括位于外围的环状框体以及固定于所述框体内的若干板片。每一板片包括沿排气方向延伸凸出所述框体的倾斜片。这些倾斜片用以将排气与雾化的尿素溶液进行混合。但是,这种结构的混合器存在某些缺点。例如,当雾化的尿素溶液流过这些倾斜片时,会在倾斜片的背面形成回流。由于回流所产生的低压或者负压将在倾斜片的背面形成液膜。总所周知,液膜与尿素结晶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大流量的工况下,这种液膜极容易形成尿素结晶。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混合器及其混合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形成尿素结晶的混合器及其混合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器,用以将尿素液滴与发动机的排气进行混合,所述混合器包括支撑部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的至少一个板片,所述板片包括向排气方向的下游倾斜延伸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用以实现尿素液滴与发动机的排气的充分混合,所述板片还包括自所述倾斜部进一步向所述排气方向的下游水平延伸的尾翼。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板片包括板状部,所述倾斜部是自所述板状部延伸而成;所述板片为层叠设置的若干板片,所述若干板片包括第一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板状部、自所述第一板状部向所述排气方向的下游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倾斜部进一步向所述排气方向的下游水平延伸的第一尾翼。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板状部设有向上冲压形成的若干第一翅片,这些第一翅片沿所述排气方向陈列为三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倾斜部完全延伸超出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一尾翼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平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板片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板片下方的第二板片,所述第二板片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二板状部、自所述第二板状部向所述排气方向的下游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部以及自所述第二倾斜部进一步向所述排气方向的下游水平延伸的第二尾翼。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板状部比所述第一板状部宽,所述第二板状部设有向上冲压形成的若干第二翅片,这些第二翅片沿所述排气方向陈列为两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倾斜部完全延伸超出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尾翼与所述第二板状部平行,所述第一尾翼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板片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板片下方的第三板片,所述第三板片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三板状部、自所述第三板状部向所述排气方向的下游倾斜延伸的第三倾斜部以及自所述第三倾斜部进一步向所述排气方向的下游水平延伸的第三尾翼。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板状部未设有翅片,所述第三倾斜部部分延伸超出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三尾翼与所述第三板状部平行;所述第二尾翼沿所述排气方向超出所述第一尾翼,所述第一尾翼沿所述排气方向超出所述第三尾翼。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板片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板片下方的第四板片,所述第四板片包括水平延伸的第四板状部、自所述第四板状部向所述排气方向的下游倾斜延伸的第四倾斜部以及自所述第四倾斜部进一步向所述排气方向的下游水平延伸的第四尾翼。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板状部未设有翅片,所述第四倾斜部部分延伸超出所述支撑部,所述第四尾翼与所述第四板状部平行;所述第二尾翼沿所述排气方向超出所述第四尾翼,所述第四尾翼沿所述排气方向超出所述第三尾翼。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倾斜部与所述第四倾斜部的延伸倾斜方向不同;所述第三倾斜部设有位于中间的开口,所述第四倾斜部延伸穿过所述开口,使所述第三倾斜部与所述第四倾斜部形成交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63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