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转移石墨烯薄膜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94119.5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7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于乐泳;聂长斌;冯双龙;魏兴战;史浩飞;周大华;申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转移 石墨 薄膜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直接转移石墨烯薄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溶液引入口(1),圆形筛孔漏斗(2),溶液排出口(3),所述溶液引入口1安装在筛孔以下的锥形壁上,所述溶液排出口(3)直接与漏斗出口相接,所述溶液排出口(3)上设置有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直接转移石墨烯薄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引入口(1)设置有开关。
3.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装置直接转移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去除背面石墨烯:利用氧离子清洗机去除铜箔背面石墨烯;
2)铜基底的腐蚀:关闭溶液排出口(3)上的开关,将Fe(NO3)3倒入圆形筛孔漏斗(2)内,将步骤1)处理完成的放在溶液表面至铜箔完全腐蚀,得到漂浮在水平面的透明石墨烯薄膜;
3)排除腐蚀液:同时打开引入口(1)和排出口(3),由引入口(1)向圆形筛孔漏斗(2)中通入去离子水,调整引入口与排出口流速,至Fe(NO3)3被完全排出;
4)清洗石墨烯薄膜:关闭排出口(3),由引入后(1)分别通入稀盐酸、去离子水,对漂浮在水面上的石墨烯薄膜进行清洗;
5)将石墨烯薄膜转移至目标基底:将目标基底平稳放入装置中,调整出水速度,使石墨烯薄膜竖直、平稳的降落到目标基底上;
6)石墨烯清洗保存:将石墨烯薄膜置于空气中使表面的水自然晾干或烘干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直接转移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e(NO3)3浓度为0.2~1mol/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直接转移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调整引入口与排出口流速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直接转移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烘干方式如下,烘干温度为80-120度,时间为10~2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直接转移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目标基底为SiO2或Si基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41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机接垫装置
 - 下一篇:压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