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硅反应型阻燃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91027.1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0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志;彭军;曹凯凯;杨克俭;张英伟;易勇;姜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42 | 分类号: | C08G69/42;C08G69/16;C08G69/08;C08G77/455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型阻燃 尼龙树脂 制备 氧指数 阻燃 反应型含磷阻燃剂 氨基硅油 比例配制 聚合单体 聚合反应 力学性能 永久阻燃 混合物 端羧基 尼龙 催化剂 | ||
一种含硅反应型阻燃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两个端羧基的反应型含磷阻燃剂与氨基硅油混合;将所得混合物与尼龙聚合单体、催化剂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物料,该物料经聚合反应后得到含硅反应型阻燃尼龙树脂。本发明制得的含硅反应型阻燃尼龙树脂具有永久阻燃性,阻燃等级达UL94 V‑0,氧指数为25‑45,该产品具有力学性能良好、氧指数高、阻燃等级高且适应性更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硅型阻燃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摩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和耐候性,广泛应用于纺织纤维、汽车、电子电器、工程机械等领域。相对于一般的聚烯烃,尼龙的熔体强度低,在燃烧中产生滴落,增加了火灾传播的危险,危及人类生产生活安全。尼龙的阻燃优势在于其分子中含有氮和氧等杂原子,其燃烧热值和易燃性比聚烯烃要低,而且杂原子的存在,与磷和硅系的阻燃剂反应比较强烈,可以发挥硅类和磷类阻燃剂的性能。
为了改善尼龙的阻燃性能,工业上主要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来实现。但是由于阻燃剂的添加量大,容易团聚导致应力集中,材料的性能下降。此外,外加阻燃剂与尼龙树脂相容性比较差,阻燃剂易向材料表面迁移,导致材料阻燃性不持久。
共聚反应型阻燃尼龙由于阻燃剂作为共聚组分参与聚合反应,通过化学键与聚合物相连接,能够稳定地存在于聚合物内部而不迁移流失,具有永久阻燃性,且性能稳定。例如201110065541.9号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无卤阻燃尼龙的方法,其将含磷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与己内酰胺开环共聚,形成阻燃尼龙材料,该方法得到的阻燃尼龙阻燃效果好,阻燃等级达UL94V-0。然而,目前该类专利采用的都是磷系的阻燃剂,有的甚至采用单官能团的阻燃剂,这样导致聚合容易被封端,影响其力学性能。
另外,现有的部分阻燃尼龙树脂一般通过挤出共混改性制备而成,这种阻燃尼龙树脂存在阻燃剂含量高、阻燃效率低等问题,导致尼龙树脂力学性能偏低,流动性较差。部分的反应型阻燃尼龙树脂基本都是滴落阻燃型,燃烧时会有滴落现象,严重影响材料的应用范围。还有部分的反应型阻燃剂的耐高温性能较差,而尼龙聚合温度高,聚合时反应型阻燃剂容易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力学性能良好、氧指数高、阻燃等级高且适应性更好的含硅反应型阻燃尼龙树脂,并相应提供一种该含硅反应型阻燃尼龙树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硅反应型阻燃尼龙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有两个端羧基的反应型含磷阻燃剂与氨基硅油混合;
将所得混合物与尼龙聚合单体、催化剂以及其他可选择添加的常规助剂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物料,该物料经聚合反应后得到含硅反应型阻燃尼龙树脂。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反应型含磷阻燃剂为具有下式(Ⅰ)和/或下式(Ⅱ)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所述反应型含磷阻燃剂的添加量为尼龙聚合单体质量的2%-10%。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氨基硅油为端氨基的聚硅氧烷,其侧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或苯基。更优选的,所述氨基硅油为端氨基甲基硅氧烷,其数均分子量为300~10000。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尼龙聚合单体主要为内酰胺或氨基酸,优选自下式(Ⅰ)和/或下式(Ⅱ)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式(Ⅰ):H2N(CH2)xCOOH;
式(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1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