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湿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7148.9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1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雪兰 |
主分类号: | A23L7/117 | 分类号: | A23L7/117;A23L11/00;A23L25/00;A23L19/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6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及用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湿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背景技术
湿气,自然界中气候因素之一。《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邪。《灵枢·水胀》:“此皆尝有伤于湿气。”湿性粘滞重浊,易伤阳气。中医理论认为,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最怕湿邪。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在越来越好,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的一日三餐的健康生活却转变成了以肯德基、麦当劳等、火锅、烧烤、麻辣烫、顿顿食肉等为主的饮食生活,长期以往脾胃伤害过大,中医理论中,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研究发现,脂肪肝、哮喘、高血压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恶心肿瘤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湿气的六大明显症状体内湿气重的表现——头部。《内经》里讲“因于湿,首如裹。”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可呈现头昏沉重地,像裹着一块布;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此外,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湿证。体内湿气重的表现——关节。当湿邪伤及到关节时,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体内湿气重的表现——消化效果。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体内湿气重的表现——小便及妇女带下。湿邪还有一个特征也是“趋下”,轻易伤及人的腰以下部位。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特征。
目前对于湿症的治疗以中医为主,中国专利CN103566083A公开了一种祛湿汤药及其制备方法,该祛湿汤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泽泻5-7份,车前子8-12份,滑石8-12份,黄柏5-7份,白茯苓5-7份,木通5-7份,金钱草8-12份,海金沙8-12份,石苇防己15-18份,苍术15-18份,杜仲15-18份,破故纸15-18份,赤小豆5-7份,泽漆5-7份。中国专利号CN102948564A公开了一种除湿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该除湿保健茶包括薏苡仁、红豆、龙眼、白术、茯苓、芡实。以上保健茶。保健汤药均以中药为主,俗语讲“是药三分毒”,近年来,在疾病治疗领域,中草药已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但是对于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分离、以及毒性成分的分析却远远研究不足,对人体的损伤程度也是未知数,因此运用最常用的食物搭配来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已成为当今的另行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祛湿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祛湿食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薏仁30-60份、生红花生15-20份、小米8-16份、红豆20-40份、萝卜叶5-10份、红薯叶5-10份。
一种祛湿食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薏仁30份、生红花生15份、小米8份、红豆20份、萝卜叶5份、红薯叶5份。
一种祛湿食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薏仁40份、生红花生18份、小米10份、红豆25份、萝卜叶8份、红薯叶8份。
一种祛湿食品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
⑴小米:将小米粉碎过40目筛,备用;
⑵薏仁、红豆预处理:将净洗后的薏仁、红豆混合后浸泡在20-25℃的温水中60-120min,取出后,加入混合物重量的5-10倍水用大火煮开后,中火煮制红豆开花,趁热过滤,将红豆薏仁水自然冷却后备用;
⑶生红花生预处理:将生红皮花生净洗后放在阳光处至表面无水分,然后加入重量为15-20倍的浓度为5%的红糖水中,大火煮制20-30min后过滤出花生,滤液用中火加热浓缩至滤液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自然冷却,备用;
⑷萝卜叶预处理:将萝卜叶晾晒至干,粉碎过40目筛,加入萝卜叶细粉重量3-5倍的水减压回流提取3-5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后,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二分之一,备用;
⑸红薯叶预处理:用文火将红薯叶炒干(含水量低于5%),然后粉碎过40目筛,用红薯叶粗粉重量的1-1.5倍菜籽油油炸至黑,过滤,油渣与油提取物备用;
2、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雪兰,未经赵雪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7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钢空腔水冷式炉腰冷却板制作工艺
- 下一篇:用于电缆绝缘层的耐水改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