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化破竹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82954.7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6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蒋士勇;叶良全;王兴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士勇;叶良全;王兴志 |
主分类号: | B27L7/06 | 分类号: | B27L7/06;B27J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张健 |
地址: | 55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破竹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化破竹机。
背景技术
破竹机就是把毛竹筒一次性破成很多条具有相同宽度竹条的专用加工设备,主要用于毛竹条,竹片类坯料的前期加工.配置多把刀具,通过快捷简单的更换刀具,可以加工不同宽度的竹条!是竹地板,竹条席,竹窗帘,竹胶板,竹香蕊,竹筷等竹制品企业理想的配套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有的破竹机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满足当下企业面临用工成本增加亟需自动化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而毛竹在我国种植面积很广,遍布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广东、福建、安徽等地,被命名为竹乡的就有浙江庆元竹乡、安吉江西宜丰竹乡;浙江临安竹乡;江西崇义竹乡;湖南桃江竹乡;贵州赤水竹乡;广东广宁竹乡;福建顺昌竹乡;福建建瓯竹乡;安徽广德竹乡。
因此,全自动化加工破竹的需求量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破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破竹机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化破竹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分别设置感应器、PLC控制箱、升棒料系统、抓棒料机械手、推车轨道、左右旋转换刀系统、分竹片机械手、分竹片机械手系统行走轨道和测量系统,推车轨道的上方设置推车,PLC控制箱分别连接控制感应器、升棒料系统、抓棒料机械手、推车轨道、左右旋转换刀系统、分竹片机械手、分竹片机械手系统行走轨道和测量系统,感应器用于感应有无棒料,升棒料系统用于棒料的输送,抓棒料机械手用于将棒料抓取到推车前方,左右旋转换刀系统可将不同直径的棒料分成不同厚度要求的竹片,分竹片机械手可根据竹片的不同尺寸将竹片归类放好,测量系统测量竹片的厚度、最小外径和内圆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新的全自动化破竹机,自动化程度高,比现有的破竹机速度提高一倍,而且安全实用。更有创新的是:升棒料系统保证在抓棒料机械手没有棒料抓取的情况下,升唯一棒料;测量系统测量竹片的厚度及内圆,然后PLC控制箱根据测量竹片的厚度及内圆换算竹片的直径,然后反馈到其他系统;左右旋转换刀系统可左右旋转,寻找最接近的小刀盘,分竹片机械手系统可自动将竹片根据其厚度、直径的大小分类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夹紧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升棒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左右旋转换刀系统结构示意图;
1.机架,2.感应器,3.PLC控制箱,4.控制升单一棒料装置,5.升棒料系统,6.抓棒料机械手,7.推车轨道,8.左右旋转换刀系统,9.分竹片机械手,10.分竹片机械手系统行走轨道,11.测量系统,12.夹紧件,5.1挡板,5.2顶料件,5.3升降装置,5.4放料装置,8.1左右旋转刀盘,8.2轴承套,8.3行星减速电机,8.4步进电机,8.5中空部分,8.6刀片,8.7小刀盘,12.1左部件,12.2右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全自动化破竹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分别设置感应器2、PLC控制箱3、升棒料系统5、抓棒料机械手6、推车轨道7、左右旋转换刀系统8、分竹片机械手9、分竹片机械手系统行走轨道10和测量系统11,推车轨道7的上方设置推车,PLC控制箱3分别连接控制感应器2、升棒料系统5、抓棒料机械手6、推车轨道7、左右旋转换刀系统8、分竹片机械手9、分竹片机械手系统行走轨道10和测量系统11,感应器2用于感应有无棒料,升棒料系统5用于棒料的输送,抓棒料机械手6用于将棒料抓取到推车前方,左右旋转换刀系统8可将不同直径的棒料分成不同厚度要求的竹片,分竹片机械手9可根据竹片的不同尺寸将竹片归类放好,测量系统11测量竹片的厚度、最小外径和内圆直径。测量系统11测量竹片最小外径的目的,是因为竹节第四段一般有生长竹枝的节,测量竹节上生长竹枝的位置,这样做是为了将生长竹枝的片,跟不生长竹枝的片分开,因为生长竹枝的片是不能用来进行后加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士勇;叶良全;王兴志,未经蒋士勇;叶良全;王兴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2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木材三剩物制备板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压制异形楠竹滑板的成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