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分离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64861.1 | 申请日: | 2015-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9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梁少华;梁远放;柯单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艾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00;B01D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 地址: | 2640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分离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吸附分离装置,用于物质的吸附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吸附芯和设置于所述吸附芯外部的筒体,其中:
所述吸附芯设置有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设置有第一密封单元,且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单元的延伸单元将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分隔成多个用于容纳吸附单元的吸附空腔;所述吸附单元为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吸附剂、金属吸附剂、非金属氧化物类吸附剂或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吸附芯的外环连接有第二密封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单元将所述吸附芯与所述筒体之间的腔体分隔为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所述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相对密封;所述延伸单元随着所述吸附芯做旋转运动,所述第二密封单元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
所述吸附芯通过旋转运动将其在所述第一分离腔中吸附于所述吸附空腔内的物质带到第二分离腔中进行分离;
所述第一分离腔为正压分离腔;所述第二分离腔为负压分离腔;
所述第二密封单元的最小宽度大于每相邻两个延伸单元的最大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腔内设置有一侧与所述吸附芯相连接的挡片,用于在物质通过的方向形成阻挡。
3.一种吸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分离装置和收容装置,其中,所述分离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分离装置相连接,用于提供和输送原料物质;
所述分离装置,分别与所述输送装置和收容装置相连接,用于吸附分离;
所述收容装置,与所述分离装置相连接,用于容纳分离后得到的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装置,包括:第一收容装置和第二收容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收容装置与所述第一分离腔相连接;
所述第二收容装置与所述第二分离腔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与所述收容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真空压缩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吸附分离装置连接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输送装置、收容装置和分离装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艾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艾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48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碳分离工艺
- 下一篇:用于去除新冰箱塑料味的组合吸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