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61279.X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9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祥;程五四;陈兴玉;魏一雄;陈帝江;胡祥涛;田富君;周红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组件 加工 工艺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工艺规程规划:在CAD系统中读取处于发布状态的组件加工三维设计模型,进行组件结构分析,按照组件真实制造过程,以树形方式组织组件加工工艺规程信息;
工艺信息处理,依据工艺规程对不同的工艺类型进行处理,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机加工序,以三维标注和属性赋值的方式完成工艺信息输入,建立该机加工序与几何特征节点和注释特征节点的关联关系;对于焊接工序,依次选择该焊接工序需焊接的配套零部件,以三维标注和属性赋值的方式完成工艺信息输入,建立该焊接工序与零部件的关联关系;对于装配工序,依次选择该装配工序需装配的零部件,以三维标注和属性赋值的方式完成工艺信息输入,建立该装配工序与零部件的关联关系;对于钳、涂敷、电镀和检验这些不涉及模型几何特征变化的辅助工序,以三维标注和属性赋值的方式完成工艺信息输入,建立该辅助工序与辅助几何特征节点和注释特征节点的关联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艺规程规划与工艺信息处理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参照模型构建,对于存在组件加工特征的零件,建立参照模型;工艺模板加载,将组件设计模型缺省加载到组件工艺模型模板,并添加参照模型生成组件工艺模型,实现参照模型与对应零件设计模型的自动装配;
其中,在工艺信息处理中,对于机加工序:通过CAD软件中的特征建模功能,参照设计模型,按照工艺规程在组件工艺模型上依次构建机加特征;对于焊接工序与装配工序:对于存在组件加工特征的零件,此两个步骤选择的零部件均为参照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参照模型由零件设计模型衍生产生,该参照模型的几何特征代表该零件参与焊接或装配前的具体形状,通过复制零件设计模型后进行特征编辑或添加余量生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模型模板定义了参照模型与零件设计模型的坐标系位置,实现参照模型与零件设计模型的同位置装配,并自动对参照模型进行颜色着色及透明处理以示区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存在组件加工特征的零件建立参照模型,并装配到工艺模型模板;进行同位置装配,并进行颜色着色及透明处理是为了工艺信息处理中机加工序的特征构建及装配和焊接工序对应的焊接装配路径规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规程规划代表组件加工工艺过程的总和,由不同类型的工序节点组成,每一类型的工序节点包含的工艺信息种类也不尽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机加工序工艺信息包括尺寸、公差、基准、几何公差、表面结构、技术要求、加工工艺参数、刀具参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焊接工序工艺信息包括尺寸、基准、技术要求、焊缝符号、焊接方向、装夹、焊接工艺参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配工序工艺信息包括尺寸、基准、技术要求、装夹、装配工艺参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组件加工的工艺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工序工艺信息包括尺寸、局部着色、限定区域划分、技术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12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