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藻鲜味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38102.8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5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潘秀云;周继东;谢俊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百味坊贸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7/40 | 分类号: | A23L27/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藻 鲜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藻鲜味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会影响胎儿或者儿童的智力发育。现在,人们主要依靠每日摄入食盐来得到碘的补充,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加碘食盐中添加的碘为矿石中提取的碘酸钾。然而近年来,在食品“回归大自然”的呼声中,采用天然海藻提取物制成的海藻碘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适合所有人群的理想的天然调味补碘品,其采用天然绿色精制盐为原料,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钾、钙、等微量元素,其中的碘是从海洋藻类中提取的生物液态碘,它不受人体因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影响对碘元素吸收的限制,性质稳定,更加适合人体吸收。
然而现有的海藻碘盐只是简单在精制盐中添加海藻浓缩液,在补碘的功效上与普通加碘盐区别不大,在烹饪时并没有提升食品鲜味和口感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海藻鲜味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海藻鲜味盐具有加碘作用,还能使食品味道更丰满,具有提味增鲜的作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藻鲜味盐,所述海藻鲜味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海藻浓缩液0.03—0.15%,贝类氨基酸提取物0.1—4%,酵母抽提物1—30%,余量为精制盐。
优选的,所述海藻鲜味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海藻浓缩液0.05—0.1%,贝类氨基酸提取物0.2—3%,酵母抽提物2—25%,余量为精制盐。
更为优选的,所述海藻鲜味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海藻浓缩液0.05%,贝类氨基酸提取物1.5%,酵母抽提物15%,余量为精制盐。
优选的,所述海藻浓缩液中,总氨基酸含量为5—8mg/g。
更为优选的,所述海藻浓缩液中,总氨基酸含量为6mg/g。
优选的,所述贝类氨基酸提取物中包括以下组分:牛磺酸3.95—6.52mg/g,核苷酸3.74—4.57umol/g,肝糖1.103×10-2—1.432×10-2mg/g。
优选的,所述贝类氨基酸提取物提取自翡翠贻贝、栉孔扇贝、近江牡蛎、丽文蛤、毛哈、竹蛏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精制盐中,氯化钠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70%。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海藻鲜味盐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精制盐中加入海藻浓缩液,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a;
(2)在步骤(1)的混合物a中加入贝类氨基酸提取物,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
(3)在步骤(2)的混合物b中加入酵母抽提物,混合均匀,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0.5%,破碎至粒径为0.2—0.4mm,即得。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破碎至粒径为0.2—0.25mm。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所述海藻浓缩液为选择适宜品种的海藻,通过细胞壁破碎,使内容物释放出来,浓缩形成的,其中含有80%的无机碘和10—20%的有机碘,还富含硫酸多糖类、岩藻酸多糖类、褐藻氨酸、褐藻糖胶、不饱和脂肪酸等。海藻中的有机碘有类激素作用,能提高人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功能,促进胰岛素及肾上腺素质激素的分泌,提高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脂肪、肌肉组织的代谢碘酸钾和利用。
所述贝类氨基酸提取物提取自翡翠贻贝、栉孔扇贝、近江牡蛎、丽文蛤、毛哈、竹蛏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含有天然牛磺酸、核苷酸等,具有明显的提鲜作用。
所述酵母抽提物为以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用酵母为原料,采用自溶、酶解、分离、浓缩等方法,将酵母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进行降解后精制而成一种棕黄色可溶性膏状或浅黄色粉状纯天然制品,主要成分为多肽、氨基酸、呈味核苷酸、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柔和口感,有放大咸度的效应。
所述海藻浓缩液、贝类氨基酸提取物、酵母抽提物、精制盐均为市售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百味坊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百味坊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81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