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目标物件的方法及雷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7454.1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2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任海升;郑圣熹;李在殷;申铉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万都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目标 物件 方法 雷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以一雷达装置对车辆检测一目标物件的方法及其装 置,特别是通过信号处理技术识别雷达检测性能变差的情况而用于防止性能 劣化的一装置及一方法,例如,在一钢通道内。
背景技术
车载雷达是可以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种形式的雷达装置,由于恶劣气候条 件及驾驶的疏忽,也可以是用于防止可能发生事故的装置,及检测车辆周围 的物件。
近几年,如用户的安全性及便利性一直被高度重视,使用车载雷达装置 的各种车辆的安全性及便利性的技术已经被开发。例如,各种技术,如检测 一前方车辆及自动跟随所述检测前方车辆的一智能巡航技术,自动驾驶技术, 及自主紧急制动技术已经被发展。
所述车载雷达可广泛的被使用在所述技术中,其可利用传输一雷达信号 后反射的一反射信号检测周围的障碍。
然而,一钢通道中的一部分或安装的隔音障及结构的一部分,明显的反 应安装的电磁波,所述车用雷达时常产生比目标信号高的噪音信号。如这种 现象的结果,所述车辆可能会错过前方目标车辆,而且可能无法提前检测所 述前方目标,而引起一动作,如突然减速。
以这种方式,尽管有所述大问题,能够检测仪目标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在环境中严重的产生对抗雷达信号的干扰信号,例如,在一钢通道或一隔音 障还没有被开发出来。
发明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提供用于识别一个严重产生一杂波信号的结构是 否存在的一种方法及装置,例如,在一钢通道中,通过分析由一雷达装置获 得的一信号。
本发明也提供能够识别一种严重产生一杂波信号的结构及改善目标检测 性能的一种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在被安装的所述相应结构中的一部分的安全 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雷达装置,其包含:一信号传输单元, 用于传输一传输信号,以检测一目标物件;一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当所 述传输信号被反射时所产生的一接收信号;一判断单元,用于使用所述接收 信号的一频率响应信息来判断一杂波结构是否存在;及一目标检测单元,其 用于根据所述杂波结构是否存在的一判断结果来校正用于检测一目标物件的 一检测阈值进而检测一目标物件,及用于检测一目标物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提供用于使用一雷达检测一目标物件的一种 方法,其包含步骤:传输一传输信号,以检测一目标物件;接收当所述传输 信号被反射时所产生的一接收信号;使用所述接收信号的一频率响应信息来 判断一杂波结构是否存在;及根据所述杂波结构是否存在的一判断结果来校 正用于检测一目标物件的一检测阈值,及检测一目标物件。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提供用于识别一个严重产生一杂波信号的结构是否 存在的一种方法及装置,例如,在一钢通道中,通过分析由一雷达装置获得 的一信号。
此外,本发明可提供能够识别一种严重产生一杂波信号的结构及改善目 标检测性能的一种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在被安装的所述相应结构中的一部分 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如上述及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由以下详细的说明并结合附 图会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雷达装置的结构的一框图。
图2是由本发明的一接收单元接收一接收信号的频率响应信息的实施例 的一示意图。
图3A及3B是在一般道路情况的一接收信号及根据本发明通过一杂波的 一接收信号的一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判断单元的操作的一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一判断单元检测使用一接收信号的频率 响应信息的熵值。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一判断单元检测当一杂波存在时用于一 接收信号的一熵值的一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基尼系数的一示意图。
图8A及8B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使用一基尼系数检测一杂波结构的操 作的一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目标检测单元的操作的一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一目标检测单元使用一校正阈值检测 一目标物件的操作的一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一目标检测单元利用一参数的校正改 变一检测阈值而检测一目标物件的操作的一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检测一目标物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万都,未经株式会社万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7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