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带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36233.2 | 申请日: | 2015-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R·舒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德福钢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C21D1/26;C21D9/50;C22C38/50;C22C38/4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陈晰 |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带 后退火 预退火 加热 冷却 金属带材料 均匀加热 温度均匀 制造 | ||
1.制造金属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预定厚度、宽度和长度的金属带材料,所述金属带除了构成剩余质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之外还包含0.01%-0.2%的C、12%-17%的Cr、4%-8%的Ni、0%-3.5%的Cu、0%-0.5%的Ti、0%-1.8%的Si和0%-2%的Mn,
-加热直至达到在90℃和150℃之间的预退火温度,
-然后在2h-4h之间的时间内从预退火温度均匀加热至比预定的目标温度低5℃至60℃的温度,其中目标温度在450℃和700℃之间,
-然后在0.1h-1h的时间内均匀加热至目标温度,
-保持目标温度0.5h-2.5h的时间,
-在0.5h-2.5h之间的时间内冷却至在200℃和400℃之间的后退火温度,
-然后从后退火温度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处理之前,通过纵向焊接使至少两个金属带材料在纵向边缘处彼此接合成更宽的带材料,和/或在热处理之后,通过横向焊接使经热处理的带材料的端部接合成环形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时从预退火温度加热至比目标温度低20℃至40℃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温度在450℃和600℃之间,和/或目标温度位于热处理曲线的下降部段上,在经热处理的带材料的强度依赖于保持温度的函数具有负斜率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炉中进行带的热处理,其中带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卷绕成卷筒。
6.通过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除了构成剩余质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之外还包含
0.01%-0.2%的C、12%-17%的Cr、4%-8%的Ni、0%-3.5%的Cu、0%-0.5%的Ti、0%-1.8%的Si和0%-2%的M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具有在20m和190m之间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具有在40m和170m之间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金属带,其特征在于,基础材料在热处理之前具有在300和500之间的硬度HV 10和/或在1000N/mm2和1450N/mm2之间的抗拉强度Rm和/或在900N/mm2和1400N/mm2之间的屈服极限0.2%Rp-0.2和/或在400N/mm2和600N/mm2之间的交变弯曲强度和/或在800N/mm2和1200N/mm2之间的横向焊缝抗拉强度Rm,和/或在1200N/mm2和1700N/mm2之间的纵向焊缝抗拉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金属带,其特征在于,关于经热处理的带,相比于基础材料,硬度HV 10升高100至200,和/或抗拉强度升高350N/mm2至500N/mm2,和/或屈服极限0.2%升高350N/mm2至500N/mm2,和/或交变弯曲强度升高100N/mm2至300N/mm2,和/或横向焊缝抗拉强度升高20N/mm2至150N/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德福钢带有限公司,未经百德福钢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62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