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35955.6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3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勍;周飞;盛煜;李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2/22 | 分类号: | H04W5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金博思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微站服务用户的平均网络体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微基站获取与所述微基站对应的服务宏小区;所述微基站统计在所述微基站服务下不同等级用户反馈的微小区与所述服务宏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差值;所述微基站计算在第一目标用户所属用户等级下的所有用户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占比值,所述第一目标用户为第一信号强度差值低于干扰门限的微基站用户;当所述占比值高于调整门限时,所述微基站调整发射功率。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基站功率调整的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密度分布不均、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用户对移动业务的需求差异越来越大,使得不同小区的移动业务承载需求有“冷”有“热”,同一小区内部不同地理位置的业务量需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微基站开始快速进入了移动网络建设之中。功率各异、形态各异的微基站,与宏基站形成多样化的组网方案,或为宏基站补盲补弱,解决宏基站的深度覆盖能力不足问题;或为宏基站吸热,提升区域网络容量,提高用户业务体验。目前各个运营商都采取同频组网这种组网方式中,宏微之间的同频干扰将对宏小区、微小区服务的用户网络体验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由于宏基站的功率一般不宜进行调整,因此,都会通过动态的调整微基站的发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同频干扰的影响。
当前的微基站功率动态调整方案,主要是先设置微基站用户的期望SINR(Signal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门限,通过预估的链路损耗和周围宏基站的信号,配置自身的发射功率,从而保障微基站服务的所有用户的SINR均高于SINR门限值,进而保证服务用户的网络体验。目前,为了降低微基站对宏基站的影响,一般都会将期望SINR设置得较小,令所有用户的SINR都高于一个较小的期望值,这只能保证微基站服务的用户网络体验的最恶劣情况可控,但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微基站服务用户的平均网络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及装置,有效地提高微基站服务用户的平均网络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包括:
微基站获取与所述微基站对应的服务宏小区;
所述微基站统计在所述微基站服务下不同等级用户反馈的微小区与所述服务宏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差值;
所述微基站计算在第一目标用户所属用户等级下的所有用户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占比值,所述第一目标用户为第一信号强度差值低于干扰门限的微基站用户;
当所述占比值高于调整门限时,所述微基站调整发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功率调整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微基站对应的服务宏小区;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在所述微基站服务下不同等级用户反馈的微小区与所述服务宏小区的第一信号强度差值;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在第一目标用户所属用户等级下的所有用户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占比值,所述第一目标用户为第一信号强度差值低于干扰门限的微基站用户;
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占比值高于调整门限时,调整发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5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