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冻裂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3644.8 | 申请日: | 2015-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应才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30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冻裂 混凝土 膨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膨胀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冻裂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膨胀剂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通过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水化反应来产生体积变大的结晶,从而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产生一定预应力,以助于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膨胀剂主要应用于地下工程具有防水要求的结构部位,用于桥梁、重型设备的基座灌浆压浆,或者水利水电工程、核电、石化及其它水工结构等。近年来,部分厂家因价格、客户需求等因素,降低了膨胀率,生产了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企标微膨胀型产品。甚至有厂家生产完全不具有膨胀率的产品,以“防水剂”或“抗渗剂”的名号投放市场并大肆宣传。一部分工程人员甚至认为“混凝土要达到合格的抗渗要求,就一定要使用防水剂、抗渗剂”。这种说法其实是毫无依据的,抗渗混凝土更应该是由混凝土生产企业通过调整原材料颗粒级配、选择更好的原材料来配制,与掺入混凝土防水剂抗渗剂毫无关系。“防水剂”“抗渗剂”本身就是毫无技术依据的次等产品,而膨胀剂的作用,一向是用于抵抗混凝土自收缩带来的裂缝问题。
中国专利CN2013104416295混凝土抗裂膨胀剂,公开了一种抗裂型混凝土膨胀剂,其具有膨胀能高、性能稳定、碱含量低、掺量低、生产成本低廉、产品性能优良且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等优点。此外,该膨胀剂膨胀速率与水泥水化反应速率基本一致,在混凝土固化反应的各个时期膨胀速率适中,混凝土长期性能稳定,能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裂纹的出现,是配制抗裂和抗渗混凝土的理想外加剂。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该膨胀剂的抗冻裂性能不佳,因而不用于寒冷地区;此外,该膨胀剂的防水性能不佳,因而在水下施工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获得一种防冻性能好,且具有良好抗裂性能的膨胀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冻裂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冻裂混凝土膨胀剂,主要由以下组份按重量分数配比制成:生石灰13~28份、石膏11~24份、粉煤灰8~17份、二氧化硅8~21份、碳化硅12~23份、聚丙烯8~20份、聚丙烯酰胺4~12份、硫酸铝7~14份、硫酸铝钾3~9份、激化剂2~7份、甲醇5~12份、水20~3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冻裂混凝土膨胀剂主要由以下组份按重量分数配比制成:生石灰23份、石膏19份、粉煤灰14份、二氧化硅18份、碳化硅17份、聚丙烯14份、聚丙烯酰胺9份、硫酸铝11份、硫酸铝钾7份、激化剂5份、甲醇8份、水31份。
一种防冻裂混凝土膨胀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1步:将生石灰和石膏机械粉碎至粒径为2cm~4cm,然后与粉煤灰一起投入球磨机中,进一步研磨粉碎,粒径为100~200目;
第2步:将二氧化硅和碳化硅加入球磨机中,研磨粉碎至粒径为200~350目,再投入高温反应釜中,在560℃~780℃条件下高温煅烧8~12分钟;
第3步:将水与甲醇按体积比1.5~3:0.9混合,并将硫酸铝和硫酸铝钾加入其中,磁力搅拌,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激化剂,至完全溶解;
第4步:将聚丙烯和聚丙烯酰胺至于高压反应釜中,在865℃~970℃、2.9MPa~4.7MPa条件下熔融,至完全熔融后向其中滴加第3步获得的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滴加结束后350℃保温4min~8min;
第5步:在950℃~1000℃条件下烘干第4步获得的混合物,加入球磨机中研磨粉碎至粒径为200~300目;
第6步:将第1步、第2步和第5步获得的粉末混合均匀即可获得防冻裂混凝土膨胀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1步中将生石灰和石膏机械粉碎至粒径为3cm,然后与粉煤灰一起投入球磨机中,进一步研磨粉碎,粒径为150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2步中将二氧化硅和碳化硅加入球磨机中,研磨粉碎至粒径为300目,再投入高温反应釜中,在730℃条件下高温煅烧9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3步中将水与甲醇按体积比2.3:0.9混合,并将硫酸铝和硫酸铝钾加入其中,磁力搅拌,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激化剂,至完全溶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4步中将聚丙烯和聚丙烯酰胺至于高压反应釜中,在915℃、4.1MPa条件下熔融,至完全熔融后向其中滴加第3步获得的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滴加结束后350℃保温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应才,未经刘应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3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