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降解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中COD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19186.0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超;武晟;徐小龙;桂志军;刘颖昊;郑贻裕;殷玫婕;杨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J20/12;B01J20/30;B01J23/78;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降解 冷轧 无机 超滤 水中 cod 方法 装置 | ||
一种高效去除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中COD的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浓油无机超滤出水通过一级提升泵从高效COD氧化塔底部进入氧化塔。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也从COD氧化塔底部进入氧化塔实际臭氧浓度为95g/m3,超滤出水在高效COD氧化塔内的流速为25~35m/h。高效COD氧化塔内部放置COD降解催化剂。所述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的水质PH为6~9,COD为210~360mg/L,悬浮物35~71mg/L。采用本发明的处理系统,运行操作简单,生产处理成本较低,是环境友好型的钢铁废水绿色环保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降解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中COD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钢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近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钢年产量增幅在15%~22%。可是钢铁工业是一个高能耗、高资源、高污染的产业,其水资源消耗巨大,约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14%。
含油工业废水中,油一般以三种形式存在:浮油、溶解油、乳化油。冷轧浓油废水中三种油并存,以乳化油和浮油为主。一般的冷轧浓油废水以陶瓷膜无机超滤处理为主。
目前国家对废水的排放标准及相关的“节能减排”政策正逐步提高,上2012年10月1日起颁布了新的《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2012)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现有企业执行的标准PH为6~9,COD为30mg/L,悬浮物为20mg/L。
为此,需要一种根据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的水质水量情况,开发出经济、高效的深度处理方法和装置。以绿色工艺和节能减排为主要任务,减少环境污染,积极应对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COD超标的环境污染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去除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中COD的处理系统,采用本发明的处理系统,运行操作简单,生产处理成本较低,是环境友好型的钢铁废水绿色环保处理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去除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中COD的处理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去除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中COD的处理方法,使用包括一级提升泵、高效COD氧化塔、臭氧发生器、中间水池、二级提升泵、填料吸附塔、出水水池、出水泵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浓油无机超滤出水通过一级提升泵从高效COD氧化塔底部进入COD氧化塔,
高效COD氧化塔内部放置以海泡石载体为载体的高效COD降解催化剂,所述高效COD降解催化剂产生的活性自由基用于迅速打断烃类和芳香烃中的碳碳键,将超滤出水中COD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有机小分子,
填料吸附塔内部放置改性膨润土填料,改性膨润土比表面积达到340~380m2·g-1,
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也从COD氧化塔底部进入氧化塔,臭氧气体和超滤出水都是从下往上同向流,
经过高效COD氧化塔后,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的COD为65~97mg/L,
通过重力作用自然流入中间水池,再通过二级提升泵进入填料吸附塔,
经过填料吸附塔后,浓油无机超滤出水流入出水水池,通过出水泵排放。
根据本发明,所述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的水质PH为6~9,COD为210~360mg/L,悬浮物35~71mg/L。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高效去除冷轧浓油无机超滤出水中COD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效COD氧化塔内臭氧浓度为92-96g/m3,浓油无机超滤出水在高效COD氧化塔内的流速为25~35m/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9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