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山桃稠李组织培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17059.7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5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舒钰;李晶;邢亚娟;王丹;蒙宽宏;王承义;赵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山桃 组织培养 方法 | ||
1.一种野生山桃稠李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外植体的选取:外植体选取野外山桃稠李植株;
二、外植体消毒:取带顶芽的侧芽作为外植体剪成4~5cm的带芽茎段,采用洗衣粉清洗干净,然后再用清水冲洗1~2h;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体积百分含量为75%的乙醇浸泡30s,用无菌水冲洗3次,放在无菌滤纸上风干,再用质量百分含量为0.1%升汞消毒8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三、初代培养:将消毒外植体剪成1cm的茎段接入初代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0~24℃,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间每天12h,培养30天;所述初代培养基由改良WPS培养基+浓度为1.0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浓度为0.5mg/L的萘乙酸组成;
四、不定芽的增殖培养:将初代培养的带芽茎段接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0~24℃,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间每天12h,培养周期为40天;所述增殖培养基由改良WPS+浓度为1.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浓度为0.5mg/L的萘乙酸组成;
五、壮苗培养:将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至长度达到1cm以上的不定芽逐个切下,接入1/2改良WPS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0~24℃,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间每天12h,培养周期为40天;
六、生根培养:将壮苗培养基中的健康健壮的芽接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0~24℃,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间每天12h,培养30天;所述的生根培养基由1/4改良WPS培养基+浓度为0.5mg/L的萘乙酸组成;
所述的改良WPS培养基由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成分组成:
所述的大量元素为:浓度为400mg/L的硝酸铵、浓度为190mg/L的硝酸钾、浓度为170mg/L的磷酸二氢钾、浓度为370mg/L的硫酸镁和浓度为684mg/L的硝酸钙;
所述的微量元素为:浓度为27.85mg/L的硫酸亚铁和浓度为37.28mg/L的乙二胺四乙酸盐;
所述的铁盐为:浓度为22.5mg/L的硫酸锰、浓度为8.6mg/L的硫酸锌、浓度为0.25mg/L的硫酸铜、浓度为6.2mg/L的硼酸和浓度为0.25mg/L的钼酸钠;
所述的有机成分为:浓度为0.1mg/L的盐酸硫胺素、浓度为0.5mg/L的盐酸吡哆辛、浓度为0.5mg/L的烟酸、浓度为2.0mg/L的甘氨酸和浓度为100mg/L的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山桃稠李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选取野外山桃稠李植株是指:选取当年萌发的带顶芽的侧芽茎段为野外山桃稠李植株,将野外采集的山桃稠李植株置于低温保温箱里储存,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山桃稠李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外植体消毒:将采集的小枝条去掉不用的部分,剪成4~5cm的带芽茎段,置于放有洗衣粉水的烧杯里,用纱布网将烧杯口套住,用手不断晃动烧杯5min,将烧杯用流水冲洗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山桃稠李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四和五中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20g/L蔗糖和浓度为6.5g/L琼脂,培养基pH用氢氧化钠调节至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山桃稠李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初代培养过程中进行预防褐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野生山桃稠李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预防褐化是指在第一次接种至培养瓶内后,每隔3天就换瓶一次,一共三次。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山桃稠李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1/4改良WPS培养基是指大量元素加入量为权利要求1改良WPS培养基的1/4体积,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成分与权利要求1改良WPS培养基一致。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山桃稠李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1/2改良WPS培养基是指大量元素加入量为权利要求1改良WPS培养基的1/2体积,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成分与权利要求1改良WPS培养基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70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心兰无毒种苗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沾化冬枣叶片愈伤组织的培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