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运输网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16264.1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9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程然;张鹏鹏;张玉洁;孙双;王雪菲;张斌;段瑜;梅森;刘巧珍;王文明;王昕鑫;金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传华 |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02;E01C1/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运输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运输网,具体涉及一种将长途运输的真空磁浮隧道,和短途运输的轮驱车道,相互纵横交错连通而构筑成能进行门到门服务的交通运输网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运输网包括陆运、水运、空运多种,其中陆路运输车辆多为用车轮承担负荷和驱动车辆行驶的轮驱车,也有用电磁力悬浮和驱动车辆行驶的磁浮车。各种运输多设有固定站点,运输起止站点与客货实际起止点一般都有一定距离,难免在不同运输工具之间转运而增加运输时间和成本。公交线路一般都要分许多专线,各专线都设许多供上下车的专有站点,起止站点和乘客的实际起止点通常还有一定距离,途中常需步行和转车,还有等待红绿灯和随时发生的交通拥堵等原因使车速缓慢,使乘客额外耗费较长时间和徒增麻烦。显然克服现有运输网络存在站点布局繁杂、客货转运频繁,耗费时间和成本高企等弊端,畅通直达目的地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运输网系统,以克服上述弊端。
本发明包括相互纵横交叉着的十公里级时速的电动轮驱运输的低速道、百公里级时速的电动轮驱运输的中速道、千公里级时速的磁浮真空运输的高速道、千公里级以上时速的磁浮真空运输的极速道,且在两极速道之间铺设数条高速道、在两高速道之间铺设数条每米10吨级重荷的中速道、在两中速道之间铺设数条每米10吨级重荷的低速道,再在低速道之间的各楼层中铺设每米1吨级的低速道,各生产作业区中铺设每米10吨级的低速道;所述低速道在车辆少的交叉路口铺设成平交结构,而车量多的交叉路口铺设成立交结构;所述低速道的平交路口处两相交直道分割成的四个象限中各有一条与相临两直道相切的弧形或环形的弯道;所述低速道的立交路口处,两相交直道分割成的四个象限中各有一条与相临两直道相切的环形的弯道;所述中速道、高速道、极速道的路面铺设成双向双车道立交结构,其立体相交的两直道所分割成的四个象限中各有一条与相临两直道相切的环状弯道;
其特征是:所述极速道要在相邻的垂直位置铺设高速道、所述高速道要在相邻的垂直位置铺设中速道、所述中速道要在相邻的垂直位置铺设低速道,将上述车速各不相同的相邻车道的环状弯道之间通过弧形的变速道和环形的缓冲道相切衔接起来,让相邻车速的车道之间的同种车辆直接通行或者在缓冲道上通过辅助设施使不同车辆互相载运,或者将相邻车速的车道的弯道直接通过环形的缓冲道相切连通;
所述中速道或低速道在山丘地带则沿着近等高线铺设成等高道,在相邻等高道之间或铺设有提升机的变高直道,或铺设缓坡形的变高弯道;或将所述等高道根据地势变化铺设成各相邻路线相互反向的盘山道,并在相互反向的盘山道之间铺设便于减少盘山行驶的变高弯道;
所述中速道通过立交路口的弯道与通往各基层区的低速道连通,所述基层区内也铺设有直道作为进出房屋区和进出生产作业区的低速道,将路边有房屋的东西向低速道铺设成双向单车道,将路边无房屋的南北向低速道铺设成双向双车道;
所述房屋区中的房间门口和作业区的两头铺设与直道相切连接的能双向行驶的弯道,其中包括住宅、办公室、展厅各类进出车辆的房间门口设自动门。
所述各车道铺设在浮桥中,或铺设在地上、地下、水下、楼层中或桥架上,其中分层铺设到楼上或地下的各层中的低速道,用椭圆形或螺旋形的弯道连接起来。
所述各低速道、中速道、高速道、极速道都由路基上的同一电脑网络进行全盘调度和自动驾驶。
所述轮驱车有每米1吨级和每米10吨级两种,且1吨级的轮驱车在小孔径的低速道、大孔径的低速道和中速道上行驶并能进出磁浮车,而每米10吨级的轮驱车只能在大孔径低速道、中速道上行驶,并能载运磁浮车;所述磁浮车都是每米10吨级的通用车型,在高速道、极速道上都能行驶,磁浮车的车厢容积要足够载运至少一辆轮驱车,磁浮车的车厢要能固定在轮驱车上。
显然,本发明能将轮驱车车道、磁浮车隧道衔接成一个能畅通直达目的地的运输网,即在运输网系统上任意地点上车,无须换乘就能直达本发明运输网的另一任意地点,实现门到门一站式运输服务,大大地节省成本和时间,克服了运输过程中的多种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用线条粗细表示不同速度的车道类型)。
图2是本发明相同速度车道的立交连通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不同速度车道间的立交连通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山丘地区有高低起伏车道的连通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中速道与基层区之间低速道的连通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传华,未经金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6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